书上签字盖印了。
如果真是盖了印,虽然说不是不可挽回,但是对于赵皓和边军来说,却是极为不利的。
也是由于那两人的这一推延,让他有时间展开行动,不光是针对舆论,同时也让傅大先生找上了秦御史,让秦御史一派开始出声,对荣国公和兵部质问,为何来了一封军报后,便不见其他?北戎人呢?是否已经进攻?
秦御史一开声,云尚书便也出声附和,这样荣国公总算可以出声了(前面被骂得无法开口),道是战场上风云变幻,一战并不能代表终局,如今既然没有新的军报来,那就说明北戎人被挡住了,而两军交战撤换大将可是大事,要是因此引起战败,边关不保,北戎人便会直接南下,到时候可就是京城不保了,你们文官什么都不知道就瞎歪歪,到时候,你们上城墙去守去。
如此之下,朝堂之上有了另外的声音,皇帝才算是坚持住了。
再后来陈总督回来了,陈总督年方四十,本是先帝亲手破例提拔的重臣,又已经做了十年的蜀州总督,听闻在蜀州还亲自带军打过仗,气势自然不是秦御史和云尚书能比的,当朝之上将蔡炳等人一顿臭骂,这才算是将蔡炳的气焰打压了下去。
而在那之后,他便想了,为什么韩相会这么听蔡炳的话?
明明在宁远侯之事出来之前,韩相和蔡炳可是对头,是争权夺利的敌对方。
若是简单的把柄,韩相不会在这种事上都听从蔡炳的!
一定有什么东西……
而要探听秘密,凌川野是最合适的。
当然,他绝对不会承认,这其实是一大早看到凌川野在外头探头探脑的,还说去给姑娘买喜欢吃的小吃之时,冒出来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