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到的往往是一个片段,是些零星的碎片,仅仅一个画面,或者一段对白,甚至只是一句自我感觉有力的陈述。
经常遇到作者说,“我就是为了这句话才写了整篇小说”,又或者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我一定要描写这种伟大的情操”,又或者“我就想写这种强烈的渴望”,我们的灵感产品最初通常都是这些不完整的东西。
冰山只露出一角,水面下虽然还有庞大的内容,但是我们暂时莫可名状,看不清,摸不到,只能模糊感知。“隐隐约约有一个好牛逼的想法,我光是想想就感到热血沸腾的剧情,可是我一写它就不见了!”那么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先努力抓住故事梗概,
抓住那些容易辨认的粗略的线索
然后我们去丰满这些碎片,线索,试图还原自己感受到的那种激情
怎么办呢?丰满这些碎片,线索,有两个方向:
1、顺藤摸瓜,一点一点把冰山下的故事挖掘出来。
2、破坏重建,让你的故事碎片在自我修复中增加内容。
我们把第一种简称为推演法,就是大家在上节课已经接触到的“根据因果关系推出事件”,
把前因后果根据逻辑推出来,也可以叫挖掘法,这个更形象一点,不光是前后左右理线索,还要向下挖出细节,把萝卜拔出来,把冰山提起来,昨天给大家布置的新角色挖掘,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做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典型的挖掘法。
你先确定了一个主角(或者叫做当前中心角色),这个主角要有父母、亲友、爱人,等等他有直接关联的角色。
不管你的小说中是不是会用到这所有的角色,你都可以先尽可能的罗列出来,之后再去研究这些关系有没有价值,做出选择。根据因果关系推演、根据事件关系、角色关系挖掘,这是最直接的丰满剧情的办法,做大纲练习时强调的“剧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典型的推演。
发生了一件事,
往前推,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
往后推,这件事的发生会带来什么后果?
往下挖,这事发生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用逻辑推演、顺着合理性挖掘,每一个事件总有因果,也总有具体的过程,你也就通过切入一个事件,提起来了一连串的剧情。”玖璃说道这里,突然停了下来,喝了一口杯子里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