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文字游戏> 第六十七章昔人黄鹤(二)

第六十七章昔人黄鹤(二)(2 / 4)

着歌声,合着节拍,翩翩起舞,着实异景。

自此,辛老板的酒铺名声大噪,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生意也愈发红火。辛老板由此积攒了很多财富,成了当地富豪。

更难得可贵的是,辛老板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待客更加谦恭。遇到灾年,开铺施粥赈灾,接济灾民,深得百姓、官绅、文人雅士尊重。

十多年过去了,辛老板每天正午,都会站在酒铺前,望着赠画乞丐当年所来方向,端酒等候。

直到有一天,乞丐依然衣衫褴褛,唱着歌飘然而至。

辛老板大喜:“恩公,您赐我一生用不尽的财富,我愿供养您,竭尽所能满足您的要求。”

乞丐“呵呵”一笑:“穷而不失礼,富而不忘本。如此品性纯良,这些钱财,本就是你该得罢了。不过呢,我的宝贝坐骑在这里待得久了,也该随我而去。”

说罢,乞丐从腰间抽出笛子,吹了首曲子,旋律美妙至极,竟不似人间凡乐。

须臾,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中黄鹤随着白云飞到乞丐身旁。乞丐爱怜地摸着黄鹤,跨上鹤背,腾空而去。

辛老板为了怀念这位仙人,用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崔颢的千古佳句《黄鹤楼》,也是因此传说,兴之所至,挥毫而成。

“月饼,除了那个传说,我实在没看出黄鹤楼有什么不同。”我擦着满头大汗气喘如犬,“格局很周正,也没看出有什么机关暗门。

月饼摸出根烟刚想点着,估计是琢磨着旅游景区抽烟有碍公德,很惋惜地塞回烟盒:“这事儿我不专业啊!要不你再琢磨琢磨?或者像《望庐山瀑布》,根据诗词意境结合现实场景,推敲推理?”

“50多米,五层啊!我都上上下下爬了好几趟了。内部72根圆柱,外部60个翘角,十多万片黄色琉璃瓦,两只铸铜的黄鹤……且不说和格局术数不沾边儿,就连崔颢的《黄鹤楼》,也没有什么关联。喏!你也看了,从楼顶往外瞅,这角度武汉三镇倒是看得清晰,但压根儿不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景儿啊。难不成让我唱首民谣,等着这两只铜鹤闻歌起舞,带咱们得道成仙嘛?”

我没好气地揉着酸麻肿胀的小腿,正发着牢骚,黄鹤楼下的京广铁路列车呼啸而过,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自古以来,但凡格局绝佳之处,讲究的就是个空灵寂静。这铁路都通到下面了,就算之前有什么,也都破坏掉了。”

“那‘回到过去的你’留那首诗几个意思?”估计是天气太热,心头火燥,再加上一大早吃的热干面火辣干热,月饼也按耐不住火气,“怎么就这么没耐心?”

“我哪知道为什么留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