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魈显然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冒出来折腾我们半晚上,再唱首歌拍拍屁股走人。细细思索,歌词里的信息量非常大,几乎是讲了一个“山民偶遇神仙,期待再次遇到神仙”完整的故事,更何况还有那首神秘的《望庐山瀑布》。
突然,我想到一件事。就在此时,月饼转身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是不是这样”的神色。
“月饼,古墓,石门……”
“多出来的那句半截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两个仙人是,李白和苏轼?”
“他们俩都爱喝酒。”
“多设置一层文字密码的人,已经对咱们做出了暗示?”
我和月饼一人一句相互应答,这种思路在同一轨道上的交流,无比舒畅。
然而,推断里有个很明显的漏洞。我和月饼很快又同时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太异想天开的想法。
李白是唐朝,苏轼是宋朝,前后差了几百年,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庐山呢?
除非他们真的成了神仙,携手神游。或者……庐山确实有一处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地方,这两位唐宋文豪才得以同时出现,偶遇山中村民?
就算这个假设成真,那么,又有一个很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出现了。
山魈的讲述,哦,唱述中,山民等待神仙再次到来。这句话看似没什么问题,其实讲了一件人类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
生命。
谁能活好几千年,等着神仙(李白、苏轼)回来呢?
“除非都是神仙。”月饼耸耸肩继续跟着寻蛊往前走,“或者山民就是山魈。”
我想起山魈又是唱歌又是恶作剧,倒很像歌里唱的“一群快乐的人儿”,可是李白、苏轼携手同游,我深表不信。
人,往往就是这个样子。发生在自己身上再离奇的事,也深信不疑。同样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就没几个人相信了。
就像站在我身边的月饼,确实刚从能跨越时间空间的古墓里出来没几天,我能接受。可是李白和苏轼俩人一起喝山魈喝酒写诗唱歌跳舞,太考验想象力了。
况且,俩人的诗里面,也根本没有提及过对方。
“南瓜,我还有个问题,”月饼环顾四周。不知不觉,天色微亮,远山青黛,薄雾如敦煌飞天壁画的袖摆,飘飘洒洒笼了一层乳白色的丝纱,更显得自古多神仙传说的庐山多了几分仙气。
“2012年之后,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月饼双手举过头顶,抻着腰打了个哈欠,“那个人偷走了你的唐诗宋词手抄本,脑子再笨也知道该来庐山吧?我就纳闷儿了,怎么到现在还没发现他的踪迹。”
我已经被唐诗宋词、李白苏轼、山魈狐妖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