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攀登奇峰峻岭一般,你若想登顶,就一定会面临途中的各种艰难险阻。
即便是论武会这样的场合,也有能合理运用的规则,何况,擂台比试本身就不可能没有风险性。
若说一开局是穆清出足了风头,那么这一刻,局势显然斗转偏向了宋三少,一开场华丽的刀光残影被此刻寒光逼人的剑光所替代,两道黑色的身影,一道鬼魅闪躲,每每险之又险的躲过,一道却如附骨之疽紧追不舍,手中三尺青锋犹如狡蛇出洞,一招又一招的杀招层出不穷,招招不离要害,让对方除了躲避再无还手之力!
一个追一个躲,一个攻一个闪,宋三少占据了完全上风,但穆清虽是每每险之又险却也恰恰正好的躲过了每一式的杀招。
比试进入了一种诡异的胶着状态!
玉春着急地偏首低问身畔的二丫:“姓宋的明明都使了反手剑,穆少爷怎地放过了?”
二丫摇摇首,表示也不明白。
张少寒听得玉春的话,侧着下颌问沈霓裳玉春所言何意。
沈霓裳其实一开始也认为穆清应该是故意炫技引开宋三少注意力,然后引得宋三少使出那一招反手剑,没想到穆清竟然放过了这一次的机会,这倒真出乎了沈霓裳的意料。
但很快她就明白了穆清为何要这样做。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机会只有一次,穆清必须要保证一击而中。
在宋三少还未真正发招制敌之前,若是就贸然利用如今己方唯二掌握的这一处破绽,万一宋三少剩下的剑招中有能化解险境的应对招式,那么对于穆清而言,就十分危险了。
毕竟,穆清的功力其实并不如宋三少深厚。
一旦拖入持久战,对于穆清相当不利。
穆清放过这一招,其一,是让宋三少掉以轻心,其二,是给机会让宋三少使出真正的杀招,毕竟早前他们只见识是宋三少这一路剑法的三分之二的招式。
而穆清一开场就压制了宋三少,以宋三少的脾性,一旦拿回了主动权,定要找回这个场子,那么,他必不会再藏私。
果然,就如此刻。
招招皆是奇诡,招招皆是狠辣,招招皆是杀招!
擂台上杀气冲天,擂台之下,气氛也是凝滞。
太后连着看了隆武帝好几眼,隆武帝却稳若泰山,双目精光四射的盯着台上的战局。
太后朝于公公连使了个眼色,于公公皆面露难色的苦笑摇首,表示不敢置喙。
太后虽说担心至极,但终究曾身为一国之母,还是知晓轻重,未有再做其他动作,沉了口气,面色紧绷地朝台上望去。
一旁的侍立的方嬷嬷忧心上前,太后只朝她摆了下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