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区以及威尼斯作为主战场了。
上次鞑靼人在这里吃尽了苦头,要是还能上钩,那就是真傻了!
对方即便真会向该地区发动第二次进攻,也会分散兵力,让盟军难以一网打尽。
与其在阿尔卑斯山以南被清军牵着鼻子走,还不如在奥地利或南德境内伺机发动与清军主力的决战。
经过补充,蒂雷纳手里拥有三十五万法军(含五万骑兵)、十万联军骑兵、五万瑞士步兵。
骑兵总数达到五十万,坦克约有五千辆,重炮拥有五百门,导弹两千枚,战机五百架。
从重型装备的数量与质量上看,大致可以发动一次决战的了。
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奥斯曼不会参战,否则盟军的胜算会急剧降低。
距离上次布达佩斯之战快过去了二十年之久,康鸡是不相信自己没了奥军的帮助还打不了胜仗的。
大清铁骑只要进兵迅猛,便可让那些蛮夷连马蹄践踏起来的灰尘都吃不到……
与清军卷土重来不同,奥军以骑兵较少,北上危险为由,不打算再次进攻维也纳以北地区。
接替侯赛因成为匈牙利帕夏的拉希姆采取了比其前任还要苟且的防御策略,那就是将绝大部分兵力都收缩到匈牙利平原地区。
连此前攻占过的大半个奥地利都无条件放弃掉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担心蒂雷纳与利奥波德联手,让自己吃败仗。
侯赛因在任期间,可是从来没吃过败仗的,哪怕在布达佩斯遭到了神圣罗马帝国部队与波兰骑兵的围攻,都没有落败过。
在看过苏丹写给自己的亲笔信,尤其是了解了明帝国皇帝提出的建议之后,拉希姆更加认可固守布达佩斯一带的策略。
一旦己方主力在维也纳平原地区遭到重创之后,恐怕没几个人能跑回匈牙利了。
还将意味着保护匈牙利的兵力也会被失利所耗尽,己方将被迫撤往巴尔干半岛。
真要是出现了那种情况的话,苏丹一定会严惩败军之将的……
拉希姆希望康鸡在敌军南下匈牙利之后,再派出大量骑兵杀入敌国腹地进行反击。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等敌人攻过来,清军就打过去了。
对方能一次投入两百五十万大军,拉希姆也不好多说什么。
整个匈牙利与巴尔干半岛的奥军总兵力不过五十万,康鸡手里有雄厚的兵力,拉希姆只有羡慕的份。
但愿清军遇到蒂雷纳不要再次吃败仗,否则乐子就大了……
拉希姆对于蒂雷纳的名声也略有耳闻,但对于康鸡则是不甚了解。
他倒是希望康鸡能够凭借兵力优势打败蒂雷纳,那样一来,己方就没有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