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芸恍然大悟。
“聪明!”林晓光打一个响指。
“那怎么策反他们?”
“封官许愿,准确地说,权利,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谁跟我们走,谁就是我们的朋友,谁来得早,拉的人多,谁就是部长,来的迟了,不好意思,社员都没你的份。”
林晓光接着解释:“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对青文社而言,一切把持着其他文学社团所有权利的工农兵学员,这些不允许77级新生说话的老资格,死抱着反对双百方针的死硬分子,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学会斗争策略,团结大多数,打压一小撮。”
“怎么团结,怎么打压?”林晓芸有些兴奋。
“用权利和福利来拉拢分化,我们要团结77级新生,尤其是不为其他文学社团所重视的这些爱好文学的学生,权利就是青文社内部各个职位,福利就是青年文摘。”
77级作为新生,入学还不到半年,在社团里,都是工农兵学员这些老资格当家做主,哪里轮到他们说话,也就是在干活的时候,他们才有价值,可一旦做出成绩,表扬还是人家领导的,哪里有自己的份。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天下苦秦久矣,就让我来当这个陈胜,向北平各大高校文学社团里的工农兵学生官僚宣战。”林晓光像是一个斗士。
是的,这是一个纯真朴素的年代,没有一切向钱看,人们渴望着书籍和知识,金钱是次要的。
林晓芸渐渐想通,又提出一个新问题:“你这个法子,能拉过来不少人,但能有几个有真材实料的,那就不一定了,到时候青年文摘就靠这些人?”
“所以要优胜劣汰,严格把控入社人选。”
“重点,还是要放在77级北大中文系、清华人文系、北师大中文系,这几所学校爱好文学的学生,77级这一届学生卧虎藏龙,青年文学社能否成功,就看能不能抓住他们。”
林晓光有绝对的自信。
“我们青年文学社的宗旨,就是大众文学,要阳春白雪,但不要曲高和寡,要下里巴人,但不要粗俗鄙陋,我们要从青年中间来,到青年中间去,文艺,是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回去之后,将社团章程和开办方案完成,检查几遍,确认无误,林晓光才来到校团委,找到一位老师,来探口风。
老师直接拒绝:“清华不是有文学社了吗?成立那么多干嘛?”
见他没有松口的意思,林晓光只好离开。
回去之后,他一直想着怎么曲线救国,某一天闲聊间,不经意间提起这事,傅老师听罢若有所思,良久才开口:“清华文学社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