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大时代1977> 第四十八章:总有一款适合你

第四十八章:总有一款适合你(2 / 3)

读者接待工作很简单,他们有的人因为看了文章很感动,一个人感动也就罢了,非要找人倾诉,找人倾诉也就罢了,偏偏要找上青年文摘编委会,说他们书刊做的好,说到感动处,一把鼻涕一把泪,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你们不知道啊,我们在北大荒,那叫一个辛苦。”

“那是六九年,我刚刚高中毕业,还没歇几天,就钻进去东北的闷罐车,北平转了躺车,再往东北,两天两夜,等到了北大荒,天南海北的知青聚在一块,刚下车,倾盆大雨,连遮雨的地方都没有……”

没有上山下乡的人,听到这些,感觉很新奇,却体会不到其中的五味杂陈。

林晓光虽然没当过知青,但对这些事情知道的不少,体会也有一些,但比不上亲身经历的人,不过数量大。

每一个知青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但别的知青的故事,他却不知道。

而林晓光是知道的。

他写关于知青的小说,目的很明确,引起知青们的共鸣,打动这些人。

隔一天,在学习班结束之后,清华文学社召开扩大会议的时候,他就说起这事。

“为什么九月刊的青年文摘很受欢迎,因为我们打动读者,准确地说,是打动读者中的知青。”

参加会议的人若有所思。

他继续说:“读者都来自天南海北,龙江的有,南云的有,胡建的有,西疆的有,都是工农兵子弟,这里面绝大一部分人,都是知青,远的老三届,中间的新五届,近的后五界,我们只要抓住这部分人,青年文摘就成功了。”

“可是看九月刊,关于知青生活栏目占比重比较小,我们是要扩大吗?”刘燕追问。

她就是知青,不过没有去北大荒,而是去的南云边疆,青年文摘里关于知青的文章,让她一度落泪。

其他人听到这个问题,齐刷刷盯着林晓光,包括重新履职的朱建军。

“不用。”

林晓光摇头:“内容上扩大一些就可以了,栏目不用,就拿现在的知青故事、军营岁月、农村天地来说,前者全部都是面向知青的文章,军营岁月栏目中生产建设兵团占很大一部分,农村天地中也有不少关于插队知青的。”

“要是知青比重扩大太多,青年文摘不如改名叫知青文摘得了。”

教室哄堂大笑,刘燕也不禁脸红。

潘虹摆摆手,咳嗽一声,等教室安静之后,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为期一周的学习班圆满结束,同学们都很不错,顺利通过学习,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贯彻落实双百方针。”

顿一下,潘虹看向场中的林晓光:“就像晓光同学做的那样,在现有九月刊的基础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青年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