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大时代1977> 第六十四章:豁出去了

第六十四章:豁出去了(2 / 3)

了一声。

一坐下,他就问:“东明哥,你没复习吗?”

严东明坐在凳子上,围着火盆烤火,突然叹口气:“我不成了,队里事情又多,我心思放不到学习上,再说书都丢了多少年了,我都快三十的人了,哪能跟你们年轻人比,学不会,更学不进去,考两次都没个结果。”

“我就想啊,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所以不打算考了。”他回头看一眼老婆,说道:“还是让你红霞姐去考吧。”

林晓光沉默无语。

严东明和杜红霞,看不到知青返乡的希望,76年就结婚了,俩人都是城里人,还是中学老同学。

杜红霞77年冬天的高考也参加了,没考上,78年夏天的没参加,那会儿正怀孕,79年夏天的这次倒是参加了,恰逢国家78年12月增设169所高等学校,所以考上一所师范,然后只身去上学。

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就丢给严东明。

好歹把孩子拉扯大,几年过去,杜红霞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

严东明学业无望,一心一意蹲在农村,后来走上仕途,当上乡镇干部,一步步干到县里市里。

这两人,一个在大城市,一个在乡下,尽管长安市和常安縣很近,但因身份地位的差距,终于再难相处,杜红霞提出离婚,严东明见此,便直接离了。

这无疑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林晓光不是当事人,也没法指责谁,只能怪这个操蛋的社会。

严东明见他沉默,摇头一笑,问:“你爷爷什么时候过来?你是来打前站的?”

屋子里有火盆,柴火燃烧着,毕毕剥剥的响,烤着火,没一会儿,林晓光感觉浑身都暖和了。

他取下书包,把里面装的一袋资料掏出来,递过去:“东明哥,你看看吧!”

严东明伸手接过,略微一扫,就变得严肃起来。

人民日报,每一个关于农村改革、经济建设的社论,都被林晓光剪下来,搜集到一块整理好,从去年3月份开始到现在,整整一年的动态,都在这。

还有西川、江淮两省,一些县正在进行的农村体制改革,西川光汉包产到组,江淮风阳包产到户,执行的策略和目前取得的结果。

再就是报纸上对这些改革举措的讨论,还有当事人前后的批评褒奖贬谪升迁,都在此。

这些东西,是严东明这个大队书记,最近一两年才开始关注的,但限于途径,他没法知道的这么清楚详细。

林晓光不同,有些资料对他们是开放的。

更何况,林晓芸的专业就与这相关,人大图书馆全都是这方面的东西,中央第二党校的由来不是假的。

严东明看得很认真,废寝忘食,临近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