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的是“西贝货”,他回到家里吃的跟本就和中午吃的不是一个味道。
还拿出吃剩下的半个玉米饼当做证据,刘老太太委屈得不行,拿出一早上贴的玉米饼,当众咬了一口,还说这个季节饼子一个晚上根本不会坏,而且现在的味道也是一样的。她的玉米饼绝不会买隔夜的,都是一天一清,卖不完的就和家人自己吃掉了,是不会再拿出来卖的。
这刘老太太的早市上一阵哭闹,不久就引来了不少人围观。那个工人也试了一下,果然他带来的玉米饼和今天刘老太太带来的新帖的饼子,除了冷热不同那简直就是一个味道。
可是那个工人就是说中午,在这里吃的那个饼子的味道好,而拿回家去就再也吃不出那个味道了。围观的人有的说一定是他吃的葱不行,你看刘老太太卖的葱是东北的“火葱”,工人吃的则一定是山东大葱。
虽然都是葱,但是东北葱的味道更为浓烈,还辣嘴;山东大葱发甜,空口干吃都行。工人说不是他们家用的也是东北大葱。后来有人发现问题,说是问题可能出在老太太的大酱上面。
果然,一换上刘老太太的大酱,整个玉米饼的味道就全变了。那简直就是一种神奇的组合,味道契合的完美无瑕。
后来当天刘老太太从家里带来的大酱,被当时几个人“借”了回去。没过多久,刘老太太家的大酱好吃便出了名。
再后来,刘老太太干脆不卖玉米饼了,干脆就发了大酱到市场来卖。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刘老太太家酱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地方品牌。
有人想要跟她合作开厂,可是刘老太太没有同意,说是家里大酱那就得在家里的酱缸里发才行。也正因为如此刘老太太家酱才能保持原有的特色,而且这一下就是几十年下来。
我不吃荤腥,可是这蘸酱菜却是我的最爱,我尤其爱吃黄瓜蘸着大酱,黄瓜要用冰箱里镇过的,那才叫一个脆爽。
曼伽爱吃甜品,同为火狱魔王的她也是不能吃荤的。于是甜品就成了她的最爱。什么中西甜品,南北面点,只要是甜的,我怀疑把门口的杨树刷上蜂蜜,这个小吃货都能把树啃个精光。
玛丽和米娜还有刘小风都是食肉动物,本来谁家年节都是不缺肉食的,玛丽家平时也都鱼肉不缺,这个时候都应该吃些解油腻的。可是玛丽和米娜在餐桌上的表现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玛丽的妈妈看着这两个姑娘的吃相惊得都,放到嘴里的饭都忘了嚼。
一顿饭下来,我们几个吃了个昏天黑地,整桌子饭菜被我们几个一扫而光,后来玛丽的妈妈见我们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又让后厨给我们添了几道“大菜”,都是分量极足的“菜”。
饭间,刘小风还跑到后厨几次,搬了了两箱还为解冻的冰虾到了自己的房间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