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座佛塔之中,青铜等摇曳,昏黄的灯光摇摆不定,一名大和尚穿着红红绿绿的奇怪衣服跌坐在地上,一只手撑着脑袋,一只手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
随着李修进入青竹寺围墙以内,这大和尚微微皱了皱眉,但是没有起身,也没有提醒其他寺庙里的和尚。
他摇摇头轻声自语道:“没有杀气,难道是小偷?不坏!不坏!”
轻车熟路地避过沿途有光亮的地方,李修按照情报里的地图来到了一间草屋之外。
这算是整个青竹寺里唯一的一间草舍,按照老和尚们的说法,这样比较返璞归真,更能悟出大道。
平常进入寺庙的游人们纷纷赞扬,果然不愧是佛家。
实际上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榆木和尚之所以得到榆木这么一个奇怪的法号,那是因为他的脑袋好像少一根经。
年少时被一个老和尚带进寺庙,说是有佛缘,后来五岁在藏经阁帮忙收拾整理经书,结果打翻了油灯,烧了一大半。
对佛家这些和尚来说什么最珍贵,经文!
榆木和尚就这么尚在年幼就欠下了一屁股债,长大后他的行为作风和思想又和其他和尚大相径庭,于是也不敢让他去接待游客,被寺庙打入了冷宫,自然也就没了收入。
穷得叮当响的榆木和尚能有钱建造一个好一点的住所那简直就是奇了怪了。
都说青竹寺的和尚每一个都富得流油,每一间屋舍都是金碧辉煌,榆木和尚的茅草屋就成了污点,为了面子,这才有一名老和尚说返璞归真的诳语。
茅草屋内鼾声如雷,李修很难想象,这会是白天那个脸庞稚嫩,出手温和却不失灵性的小和尚发出来的声音。
茅草屋的门轻轻一推就开了,里面还有一盏油灯在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两块石头搭在地上,上面铺了一层木板,木板上有些干草,一个没脱下僧衣的年轻和尚四仰八叉地躺在上面睡觉。
眉头微微皱起,李修的目光略过四周,饶是他如何的神经大条也都感到了毛骨悚然。
在左边床脚,有一个小草人,背上贴着一张纸,写着令狐栀三个字,而在小人的真面插着四五根竹签。
扎小人!!!
李修难以想象,这个小和尚居然是这种人,而被扎小人的令狐栀到底是谁就更让李修好奇了,甚至有点佩服的意思。
再看右边墙角,李修又是吓了一跳。
那是红红的一片,准确的说,是四五个红色的肚兜,藏在墙角,如果只是站在门边的话绝对看不到的,只有进来才看得到。
凑过去随便捡起一块,不用去仔细闻气味,李修就嗅到女孩子的气息。
“前段时间在酒楼听人说北城出了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