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里挣点钱,让媳妇儿娃的日子过的稍微宽松些。”老栓这时候的想法和村长基本一致。
“是这样的,咱村旁边的山上不是有几处果林子嘛,我打算让乡亲们找个有空的时候,摘些果子来做成果干,到时候我们拿到县城里卖卖看。”罗峰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这做果干倒不是多么复杂的事情,什么果干果酱,家家户户基本都会做,山沟沟里面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也就只有这个能让孩子们解解馋。不过这真的能行吗?”村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再平常不过了,应该是谁家都会做的东西,根本就指望不上拿去换钱。
“老栓,你怎么看?”
“峰子,说实话吧,我也觉得这事儿不靠谱,要不咱换个法子。”老栓扭捏了半天,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也不太相信,罗峰这么做能够成功。
看着目光里充满疑惑和不解的村长与老栓,罗峰心里突然出现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眼界啊,眼界。两个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的人,你能指望他们有多高的眼界啊!在他们眼里,也许全世界都和他们那儿是一个样子,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会的东西,别人没理由不会。
这让罗峰猛然间想起之前自己听说过的一个小故事。话说一对农民夫妇正坐在田埂上,幻想着皇上和皇后两人每天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农夫掀开了口,他认为皇帝每天都扛着金锄头在地里干活。而一旁的农妇接了一句,他认为皇后每天都吃着烙饼卷大葱。
以一个农夫的眼界去看待帝王的生活,这是有多么可笑啊!可笑着笑着,自己又会从中觉得悲哀,眼界这东西不是人生下来就具备了的,是要经过后天的培养才能慢慢获得的,他们眼界的缺失,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后天不足。而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才是最可怕的所在。
眼下罗峰面对的场景,和这个故事多么的相似。可以说,村长和老栓,就是那对农民夫妇的翻版。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获得钱财的唯一途径,也许就是向自家土地索要。他们总是幻想着自己能从土地里刨出所需要的一切,但是这在罗峰看来是多么的可笑啊!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从土里获得的东西是有限的吗?
短视,极度的短视,这就是他们的臭毛病之一。他们总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能够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恨不得有人能把他们需要的一切就这么放在自己眼前。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有多么可笑,甚至他们还会沾沾自喜的认为这是自己的聪明之处,把这些所谓的经验之谈传授给下一代,让这种短视在以别的方式延续下去。
想到这里,罗峰不敢再往下想了。如果说这种毛病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那造成的后果将多么可怕。一个人也许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他应该尽自己所能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