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月听不懂了,“若灵,认知是什么啊?是什么灵果或者宝物吗?”
不,当然不是。
若灵摇摇头,可是她却解释不了更多,因为那是更加专业的知识了,而她……很遗憾,她不是相关专业的。
“这个不重要,”若灵说道:“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个推测,来为你们,尤其是你的修炼提供帮助。”
认知的改变是很难的,自我认知的改变更是难上加难。
这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事情,而是需要时间,需要长期潜移默化地去做。
这做法,可以是催眠,可以是自我暗示,也可以是生活环境施加的影响,等等。
所以,若灵推想,贯来只注重修炼的妖、精,就算再强大,但如果不早早地就对自己是要修炼为人的这个事实有意识的话,那么也就难怪过不去雷劫了。
毕竟,雷劫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甚至一个妖、精的一生也只会经历一次雷劫,如何能一下子就被它改变了自我认知?
那些分明很弱小的妖、精,想来反而比强大的那些能够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为人,也所以,能通过雷劫。
这么看来,若灵觉得,其实对于妖、精来讲,可能化形对修为并没有什么要求,化形只对它们的认知有要求。
若灵目光灼灼地看向竹月,她不仅找到了解决这两小只一月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无法修炼的问题的方法。
也许,她还找到了可以让竹月在短短十几年之内就能够化形为人的方法。
改变对方认知的前提,是要让对方明白改变之后的认知的情况。
简单地说,就是让竹月先明白“人”究竟是什么。
而如何要让她明白呢?
那就是接触,接触之后了解,了解之后体验。
一步一步地,加深竹月对“人”的理解,这个过程因为有“体验”的存在,也是使她不自觉地认同“人”的一个过程。
当她理解了,认同了,首先心中就会不自觉地向往,然后是自觉地向往。
只有这样,再当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出现了能够使她成为人的契机,那么,她就会非常欣喜地迎接它,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人。
甚至,若果如若灵猜想的,修为并不是化形的必要条件,那么只要当竹月的自我认知成功转变,她就可以渡劫化形了。
若灵深深地吸了口气,思考出这些来可当真是费脑细胞啊。
“若灵……”
竹月被若灵的深思惊到了,很是不解,“你为什么这么关心我们的修炼问题?你明明可以用这个时间自己修炼的,我们虽然不能修炼,可依然会帮你护法。”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