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乏精兵良将的保护,宁夏卫各堡只能各自为战,坚壁清野,将所有的百姓收拢进城内,以坚固的城堡抵抗蒙古骑兵的攻打。
也是为了保卫家人和财产,百姓纷纷自发的拿起武器走上城头,与所剩无几的官兵一同坚守,在这个时候,就连老弱妇孺也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她们为守军和壮丁们缝补甲胄、烹煮食物、熬制金汁,军民万众一心。
听闻蒙古骑兵寇边,虽然此时的陕西北部还未彻底掌控,但张名振还是不愿陕西百姓惨遭荼毒。
他将留守西安仅剩的能够调动的数千兵马拨给平夷侯周鹤芝,命中镇总兵马泰辅佐,大军北上抵御蒙古骑兵。
这些兵马被调走后,西安城内就只剩下护卫张名振的数百亲兵了,若是有吴周的残余势力在这时举事,张名振的安危就不好说了。
不过好在吴周在陕西并没有得到多少民心,所谓的残余势力目前来说也并不
存在。
他看着宁夏、榆林送来的告急文书,心中也有了个计谋,命人以快马加鞭绕过汉中府,送到三省督师苏定远的手中。
他知道,苏定远肯定会明白他的意思的。
先不管苏定远会不会明白他的意思,短短几天时间NMG骑兵就攻破了多座城堡,杀尽了里面的男丁,将女人尽数掠走。
这些蒙古骑兵也知道夏军的可怕之处,因此他们并没有按照与吴三桂的约定,在越过长城后继续深入陕西,而是只在陕北一带肆意劫掠。
那吴三桂听闻了蒙古骑兵的动作后,勃然大怒,唾骂这些蛮族的背信弃义,但此时他已经率领几乎所有的主力赶往河东之地,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十月下旬,吴三桂亲率大军进抵蒲州,在蒲州与大庆关之间安营扎寨,他此番率领的主力大军约有战兵五万余,对外则是号称十万大军。
这里面自然是把他在山西一地强征来的民夫壮丁一块算进去了,不管这十万大军里的水分多不多,至少那周军营地是连绵数里,望不到头。
而与他们一水之隔的夏军兵力就显得极为渺小了,张名振的兵马主要是他从舟山带来的万余将士组成的第一镇,第一镇自南征北战以来阵亡颇多,也有补充,兵力只维持在一万五千余人。
而此番屯兵于朝邑的夏军仅有万余人马,他们唯一的优势可能就只有火炮犀利这一点了。
这一点也足够威慑河对岸的周军了。
十月廿七,身着甲胄的吴三桂登上了大庆关的城头,隔着那宽阔的浑浊黄河眺望河对岸的夏军军营,夏军围绕着朝邑修筑了一座坚如磐石的营地,河西的渡口也立起了几座炮台,上面放置了几尊沉重的红夷大炮。
最让他恼火的是,包括大名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