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眉不展的神情终于有所舒展。
“如今朝中局势动乱,那些大臣自成一派,官官相护,那些款项,朕看早就落尽他们的肚子里了。”
“那罢免了他们便是。”
凤天歌将手中的奏折扔在桌上,毫不在意的说到。
“朕倒是想,估计到时群臣又出来作梗,而且朝中的官员都是世袭,如果将他们罢免了,又安排谁人去接管这个职位?”
“平民为何就不能做官?”凤天歌捏一块糕点放进嘴巴里,顺势落进了慕容复的怀中。
“这个想法朕也想过,不过实施起来却是有些困难,不如这事就交给皇后了。”
话落,慕容复忍不住在对方的唇上轻吻了一下。
不知是不是被对方的这一动作刺激到了,凤天歌立马跳离慕容复的怀中,远远的躲到门边。“
“皇上还是交给自己吧!这种重大的使命,本宫无福消受,要知道后宫不得干政。”
凤天歌讪讪一笑,话落,整个人直接一溜烟儿的没了踪影。
两日后,皇帝和皇后发布了一项令所有平民都沸腾的制度。
那就是——科举制。
从今往后允许平民百姓入朝为官,平民百姓出头,不再是只有从军一条路。
科举制的大力推行,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更是扩大和巩固了统治政治基础,改变了贵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统治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更是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正所谓民惜民,那些寒门自如入朝后更能察民意,顺民心,助民乐。
城墙之上,凤天歌看着堆积在城外的难民,心中五味杂陈。
虽然心中已有预想,可当真正看到的时候才发觉是多么的触目惊心。
这些难民衣衫褴褛,甚至连乞丐都不如。
乞丐好歹还有蜗居之地,可这些难民,或坐或躺,双眼如同行将就木的老人一般,盛满了绝望。
干裂苍白的唇瓣显示着几天未尽水食,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声,让凤天歌的心更加揪紧。
“开城门。”凤天歌抿了抿唇,下达了命令。
“皇后娘娘,这可使不得啊!这些难民好几天未尽水食,要是放进来,必定会引起暴乱啊!”
城门守卫听到凤天歌的话,忍不住一阵恐慌。
“开城门。”附带灵力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不仅仅是城门守卫听见了,城下的难民更是听的真真切切。
抬头看向城门楼上的红衣女子,下面的难民如同受过训练的军队将士一般,统一跪地,“谢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