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穆的原先世界有这么一首民歌:
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
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
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
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
无数信仰坚定的朝圣者唱着这首民歌,用等身丈量着到圣地的距离,五步一拜,十步一跪,用数年的风餐露宿来完成自己的朝圣之旅,圣地前铺着的青石板被他们摩擦得如同一面面光滑的镜子。
他们中的一些人即使抛尸荒野也在所不辞,历经千辛万苦仍对自己追求的信仰痴心不悔。
千里虔诚,心坚石穿。
一心追求自己内心信仰的人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朝圣者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理念、梦想的求道者,这是一条痛苦与甜美并存的求索之路。
无视枯燥与繁琐,探求自然真理的科学家;无视商业与潮流,书写心灵故事的作家;无视金钱与权力,追逐极致剑术的武道家!
但是,科学家们常常纠结于理论与应用的发展,作家们的作品也是离不开读者的,而剑术更是一门需要杀戮的武道。
也许高端理论的发现只能证明对世界本源的认知更进了一步,对于占绝大多数的一般人并无用处,也许探索真理的花费与精力能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若没有人去做那些被认为无意义的事,就不会有未来可言,也不会有传世巨著的诞生,更不会诞生守护人族的英雄!
在担任局长一职前,叶知秋只是一位一心追求剑道极致的求道人,但终究在独自探寻剑道的一途上产生了瓶颈,遂辞别师傅入世,而后才明白“剑”既可用来杀人,亦可用来保护。
面对回到身边的叶知秋,师傅注视着他,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剑乃凶器,剑术是杀戮的技术,无论用多美的借口都无法掩盖这个事实。”
“虽然在下只会剑术,但是亦可以用这一把剑,来保护在下身边的人。”叶知秋。
“沧海桑田,剑术会变,唯有人心,死不悔改,你去吧。”师傅笑了,她知道叶知秋的心意。
“是!师傅。”
历经无数,叶知秋担任了大唐国安第五缉查局局长,无论是怎样的险恶情况,他总是能用手中的利刃为黑暗中的人们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拯救过的人不知繁几,是大唐人们心中的偶像!
“一剑知秋”叶知秋,看到他的剑,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如果威胁到了他应该保护之人,那么,即使是“恶龙”都屠给你看!
……
……
“当杀!”
很明显,此时叶知秋的面前就是一条肆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