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下手?”
“做广告!铺天盖地的广告!把所有的钱砸进去,我再联系几家银行,借点钱,我要让全市男女老少都知道木可公司!”
“这太疯狂了,但我愿意跟您干。”
数天之内,本市大街小巷、餐馆酒店、出租车、公交车、报纸、电视台、广播全部都成了木可公司的广告。
小陈和吴柯的足迹踏遍了本市所有有关单位,各广告公司喜上眉梢,见了二人都是点头哈腰的。
效果自不必说,新开的业务一日千里,培训业务也蒸蒸日上,大把大把的钞票流入吴柯囊中.
公司出名了,来应聘职位的人络绎不绝。人事部经理忙的焦头烂额,只好不断调高门槛。一开始是本科以上,三天后只要985,211,双一流,又过了几天只要名牌大学本科生。但即便是这样,符合条件的还是哄都哄不完,人事经理无奈:研究生以上,第一学历必须名牌。然而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三天后出了新规定:本公司只接受博士生以上的简历!
本市的大报小报电视台,广播自媒体公众号,争先恐后的报道木可公司,唯恐失去受众。
木可公司成了吸钱机器,每天入账的金额以百万计。
吴柯在公司不远处买了洋房,奥迪车换成了路虎。小陈也水涨船高,成为本市收入最高的打工仔。二人的商业传奇成了佳话,绯闻也适时飞出。
财务上三十多个员工用着最便捷的会计软件系统却整天喊累,因为业务扩张太快了,数据每一秒都在更新。
本市和临近县市的媒体记者蜂拥而至,钻天拱地的要采访吴柯。吴柯烦不胜烦。小陈几乎成了吴柯的经纪人,每天代替吴柯发表言论,接受采访。
这样的火爆场面是吴柯始料未及的,他太烦了,这钱赚的也太容易了吧?自己只不过打了一波广告,至于这样吗?他开始怀念在侯胖子手下拿两千工资的日子。
怀念归怀念,回去是不可能的。毕竟谁跟钱有仇?艰难适应了几个月,吴柯坦然了,也看淡了。
他带着小陈,还是每天喝着五块钱的豆腐脑,吃着一块五两个的包子。
前方记者注意到,迅速暴富的吴总并没有变,他依然是本市最关心员工的老板,他依然是每天伙食费不超过五十元的吴柯。
“吴总,您做生意有没有什么诀窍?”
“诀窍谈不上,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就是了。”
“吴总的行动力真是惊人。”
“过奖。”
“吴总,能不能透漏一下公司这个月的利润?”
“这你得问我的助手小陈,钱对我来说只是数据,不重要的数据。”
“吴总您有什么话对年轻人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