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午,陆缺和父亲去百珍楼,见到了诸葛雎和诸葛琰父子。虽然这百珍楼是自家产业,但陆缺也是第一次来。四人要了一个雅间,点了一壶上好的翠溪云雾茶,诸葛雎也没有避讳陆缺和自己儿子诸葛琰,把这次回京的原因,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武勇侯宁大荣平调至山阴军之后,原疾风军帅诸葛雎平调天火军。曾经出任天火军团军师的他,对这一调令并不反感,甚至还有些欣喜。十几年前那支覆灭青羊帝国的天火军,一共走出了四位军帅,加上归来的陆淳,就是五位。能在十几年后回到天火军,并且出任军帅,让诸葛雎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可是接任军帅之后,诸葛雎却是有些傻眼了。当年那些天火军劲卒,现在已经百不存一,现在这支天火军团,和他印象中的那支无敌军队,除了名号、旗帜,他居然找不到任何熟悉的地方。细问之下他才知道,当年那些劲卒不是亡于这十几年来,发生在飘雪、寒山两关外的战事。就是因年纪和伤病,退出了军队,回归乡里。
知道这一切之后,诸葛雎既佩服前任军帅宁大荣,居然用这样一支军队,在北疆坚守了六年,又因为这位昔年好友、军中袍泽给自己留下这样一个烂摊子,而感觉很是棘手。
诸葛雎做为新任军帅,在重新熟悉天火军务之后,自然要重新训练军队。可偏偏这时,皇帝圣旨下达,要求天火军在守护飘雪、寒山两关的同时,还要分配兵力,协助武安侯白奕的龙骧军北征。对于现在拥有近四成新兵的天火军来说,这样的军令简直就是在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而拿士兵生命冒险的事,出身诸葛家族的诸葛雎是绝对不会做的。
在和武安侯白奕吵了几次之后,诸葛雎直接让天火军团,屯兵边关,就地训练,没有自己的军令虎符不许出营。自己带了三两个随从,返回了京城。
昨日进宫面圣,君臣二人也是不欢而散,诸葛雎认为此时,并非北征的好时候。天火军还需要时间训练,山阴军军帅也刚刚更替,盘石军军帅之位,到现在还没有定下来,盘石军有二十五万人,为十二军人数最多的一个军团,外阁三相各有各的人选,已经争持不下一个多月。现在这个时候,只凭白奕的龙骧军十二万人,又有什么用,要知道他要面对的是全民皆兵的草原赤狄。
“贤弟,你就在紫极殿和陛下争执起来?”陆淳有些诧异,他怎么也想不出当年持重谨慎的诸葛雎,居然会和皇帝当殿争吵。
“陆大哥,你是不知道现在天火军衰落到什么地步。”诸葛雎苦笑了一声,随即神色一变,满脸忿忿之色“现在的天火军已经不是大哥你在的时候了,军中新兵就占四成,攻防战阵均不熟悉,军械也需要更换,飘雪关北墙更是需要重新修缮,固守都有些勉强,更何况与赤狄人野外交兵?“说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