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压低声音,委屈的小声道:“我这不是心急吗,这事跟咱们义行军半点关系也没,姓裘的和姓辛的到底打什么鬼主意,莫非想逼咱们现身?”
杨掩摇摇头眉头紧蹙:“不清楚,但必定有诈,我们不能轻易出面相救。”
“可兄弟们就要上断头台了,怎能不救?”赤巴急了,“就算知道是陷阱,我也得救,若是连兄弟都救不了,那我还算哪门子义行军。”
“少主说了,他们暂时没有生命危险。”杨掩还想着少主叮嘱的话,“我们不能贸然行动,若是这时候给少主惹了麻烦,你我以死谢罪都不够。”
赤巴又气又恼,仰头一口干了茶,沉着脸显然很不痛快,“既然不救人,那我们来干什么,不如呆在越州帮少主的忙,回来屁用也没有——”
“少主自有分寸——此番进京目的,是打探裘辛这两个老东西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若真只是为了引我们现身,以这样大的动静,必定是朝廷已经决定出兵攻,比起整个义行军,你觉得孰轻孰重?”
“我——”赤巴垂着头,半响说不出话,只能握着拳头在桌上狠狠砸一拳,以示心中的不甘。
彼时越州西城,经过长达一月之久的比试,书友会终于落幕,最后一天,由书友馆馆主和越州州牧宣布所有比试的勇人,并颁上阳山书院的门贴,以示这批人可以入阳山书院读书。
不过比起这些,让所有人再惊诧了一把的,还是数那个被首辅推荐的姚肆。
且不说她是女儿身,单是被首辅推荐入阳山书院,这就已经够让人震惊。
按规矩,首辅和太尉可以各自推荐三人,这六人虽然没有得到勇人称号,但也是实力非凡之人,能被首辅推荐的姚肆,自然就成了众人口中讨论的对象。
裘万敖的心思确实让人无法揣摩,毕竟要当着天下人的面儿承认一个女儿身的学生,这本是就顶着极大的压力。
姚肆当然也知道这事情没那么容易,接下来来自四面八方如洪水般的舆论,势必会将她与裘家紧密联系起来。
也正是如此,她才越发好奇,一面心存感激,一面又不免怀疑,裘万敖推荐自己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从州牧手中接过门贴,姚肆假装没看明白后者猜疑的眼神,落落大方的走下去,迎着所有人的视线走回自己的位置。
楮孟也刚刚拿了门贴下来,站在姚肆面前,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威严之气,无形中的气势让那些想要上前询问的人都打消了念头,毕竟是武试第一人,没人敢轻易惹。
回去的路上,辛习染叽叽喳喳的像个喜鹊似的,“姚妹妹,进京少说也得半个多月,去了之后还得置办各种上学用的东西。
你们人身地不熟,没地儿住,去我那里,我有一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