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才悲戚道:“——百姓当真是吃这种东西?朕竟不知自己的百姓竟过的如此凄苦。”
太监在一旁小声道,“皇上,让奴才给您把皮剥开吧。”
庄晏轻咳了咳,嗯了一声。
刘德取了一个红薯,将外面那层皮剥开,露出里面金黄的瓤,香甜的红薯味和热气铺面而来,他咽了口口水,心中暗暗感叹,可是许多年未吃过了。
庄晏也闻着香味儿了,新奇的接过已经剥好的红薯,笑道:“这烤红薯还真是令朕大开眼界。”
刘德呵呵一笑:“皇上您尝过之后,便知其滋味美妙了,虽说是贫民果腹之物,可味美不亚一些山珍海味,奴才也是儿时吃过,进了宫,可就再没见过了。”
庄晏吃了几口,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惊喜之色,点了点头,“这味道确实不输于御膳房的手艺,难怪她这么爱吃。”
刘德适时的装聋作哑,微笑着又退至一旁。
庄晏吃了几口,又放下,将另一个红薯递给刘德。
刘德又惊又喜,双手捧着,激动的叩首谢恩:“奴才多谢皇上赏赐。”
庄晏摆了摆手,看着剩下半个红薯,面上凝结,淡淡道:“东西收走吧。”
刘德听出庄晏情绪的变化,明明前一刻还藏不住高兴,下一刻却又愁上眉梢。
他想起庄晏小时候,也是个极可爱的孩子。
庄晏五岁就被立为太子,刘德本是先帝的贴身内侍太监,那之后他就被指派给庄晏。可以说,他是看着庄晏长大的。
前后也就十二年,先帝驾崩,太子登基,朝中政权被首辅和太尉两厢把持,年轻的太子就成了众人口中的傀儡皇帝。
其实皇上心里,自登基那一刻开始,就不曾轻松过吧。
刘德上前将红薯收走,递给侍立的小太监,又回到庄晏身边,“皇上,快过年了,宫里现在可热闹了。”
庄晏沉默半响才道,“去看看也好。”
刘德高兴的诶了一声,小太监已经呈上狐裘,刘德接过给庄晏披上,又从小太监手里拿过灯笼,猫着腰在前面领路。
将近年关,热闹的又何止皇宫,宫外的世界只会比宫内更热闹。
阳山书院今日迎来了休沐日,生徒们可高兴坏了,起的比平日上课还早,带着书童三五成群的嬉笑着下山。
伏见心里痒得很,听着门外那些呼朋唤友的声音,恨不得也跟出去。他能想象街上杂耍的,唱戏的,卖古玩意儿的,吃的喝的应有尽有,可是——
“少爷,您不准备下山么?”虽然心里的答案是肯定的,可伏见不死心的还想再问一问。
辛习染托着腮无聊的转着茶杯盖儿。
“少爷?”伏见又喊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