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暖冬事件> 第四十九章 惊觉之章

第四十九章 惊觉之章(2 / 5)

锋一转,找了个无足道的话题,屋内众人一起闲聊起来。

茶尚且温,便来人告知,测水儿结果出来了,这几车粮的粮质很好,采样测得十八个水。

每袋作价30元,共计1500元。

杨秋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罗银山家的苞米楼子,虽然顶盖上有些残破,但他家地势高,苞米楼子又处在风口处,故而通风极好,籽粒干燥。

好个鬼机灵的杨秋,是个天生的好粮贩子。

这一番倒卖,杨秋赚了两百多块。

但他心知,十八个水儿这个结果,是化验员给“开绿灯”的结果。

吴厂长临走之前吩咐众人,给杨秋第一单买卖,来个开门红。

这样杨秋才有干劲儿,给自己多收好粮。

马无夜草不肥的道理,简单又实用。

杨秋也精明,忙跑去商店买了条烟和一箱饮料,放到了化验室的桌子上。

两个年轻的化验员见状,半推半就地收下了东西,亲切地把杨秋送出了粮食厂大门。

…………

这一单买卖,让杨秋有了诚信。

坐在家里,不用亲自去排队卖粮,给的价格还比粮食厂给的都高,石庙村到白银村的粮农们,都主动上门去找杨秋卖粮。

杨秋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他每天忙得几乎顾不得吃饭。

年前这两个月,杨秋势不可挡,赚了一大笔钱。

来到年根了,粮食厂关了裤了。

杨秋给杨冬和刚子,每人一千块钱,给他们放了个年假,来年初八以后上班儿。

杨冬和刚子二人接过这一沓钱,惊掉了下巴。

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俩月没到,净赚了一千块。

这几乎是农民辛苦一年才能赚到的收入啊!

1989年的最后一天,印象里这天是下了雪的。

杨家人照例在长兄杨春家一起跨年。

杨家是个大家庭,大人孩子,齐聚一堂,张灯结彩,热闹非常。

杨冬领着众多孩子们,跑到院子里放过了鞭炮后,众人围坐在一张大炕桌前,吃菜的吃菜,喝酒的喝酒。

孩子们轮流唱起了歌儿,两个多月的八郎也眨巴着自己的那双大黑眸子,痴痴地望着哥哥姐姐们放声高歌。

多好的年啊,最后一个团圆年。

…………

粮贩子这个行当,一年忙仨月。

年前俩月,年后一个月。

杨秋胆大心细,眼光卓绝,这三个月,把自己区域的好粮,收了个精光,大赚了一笔。

转眼间来到了1990年公历四月份。

四月份的东北,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