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更多的类似于「次辅」存在。
巧妙就奇妙在这里,因为他们是相国,意见为皇帝所重视,所以有的时候,他们权力又会很大。
严格来说,政事堂已经开始渐渐变成另类内阁,他们负责给皇帝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由皇帝来拍板决定,并安排六部或者九寺去执行。
不过,这显然不能当作正常情况来看待,因为似李智云这样强势的皇帝,历朝历代也没有几个。
不多时,皇帝驾临,众人进入政事堂。
「时辰尚早,先用早膳吧。」李智云笑着招呼。
政事堂连小朝都不算,只能算是日常打卡上班,太极殿大朝每月一次,两仪殿小朝是六日一次,这都是李智云登基之后改的。目前大唐的制度可以这么看待,假如要定一项政策,首先是政事堂商议到底行不行,政事堂觉得没问题,然后两仪殿小朝的时候,六部尚书和侍郎,九寺正卿少卿,再议一遍,全体通过,大朝正式宣布。
核心决策层政事堂,次一级决策层小朝,大朝属于直接宣布政策。
当然,以李智云的独断专行,他可以直接绕过政事堂和小朝宣布某项政策。有的时候,一项政策也未必需要政事堂和小朝全体通过也能直接宣布实行。
政事堂一般是辰时上班,午时歇息,一个时辰用膳。下午是未时上班,酉时下班。
白话一点,早上七点上班,十一点下班。下午一点上班,七点下班。
早餐和午餐,跟着皇帝一起吃。
时间虽然较为宽松,但是工作强度很大,毕竟全国的奏疏都集中在政事堂等着处理。
待五花八门的早膳上齐,皇帝便招呼他们一起享用。
房玄龄是第一次在政事堂上班,因此很是拘谨,吃早餐的时候也是十分快速,生怕待会儿耽误时间处理政务。
见状,李智云放下肉馅包子,说道:「房卿可以慢些吃,不着急的。」
「是,陛下。」
李智云喝了口粥,又说道:「最近朕听到一个说法,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
六人纷纷看向皇帝。
「有人说,朕选用相国,全是从六部选拔,未免过于苛刻,且不能才选广士。」
薛收抹去嘴角的手抓饼碎末,不屑道:「说此话者,穷酸也。六部尚书,皆历地方,治政经验丰厚,知百姓之事,又于中枢奉君,知往来奏疏细则,陛下慧眼识才,自可担任相国之位。」
温彦博放下油条,也赞同道:「薛相所言有礼,朝中能臣虽是众多,但大多未历地方,难知地方之政也。些许狂言,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哈哈哈。」李智云道:「朕不过是说来玩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