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张睿明却隐隐约约的摸到了一丝脉络,高裕民最后一次与他的正面接触,那还是在之前津药化工的案子上,当时因为自己的“工作作风问题”还被这位常务副检察长狠狠的批过几次,现在想来,当时还是张圣杰刚刚从东江市市长调任津港市市长初来乍到的时分,而因为王英雄和津药化工的案子,张睿明在一番坚苦卓绝的奋战中,好不容易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才将津药化工的案子办了下去,而在办案过程中,他已经隐隐的闻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在津港市检里,当时关于津药化工就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一方正是以高裕民与王天明为首的,反对以冒进的手法将津药化工的案子强行推动下去,支持当时主管经济的副市长蒲任的保经济,保数据的理念,建议大事化小,从行政、民事经济手段来治理当时的荆沙河污染案。
而另一方面,则是以严路、张睿明为首的“主查派”,奋力推动这起影响整个津港水质安全的特大环境污染案,而这一建议,得到了当时空降津港市不久,根系还不牢的张圣杰的强力支持,也正因为这位政治强人的支持,加上在两派中间稳坐钓鱼台的陆斌顺水推舟,顺势而行,之后王英雄的落网、津药化工的停产整顿,才会那么迅速的执行到位,虽然工作上独行毛躁,但毕竟在市检浸淫了这么,张睿明还是能隐隐能够感受到这两股势力那不见打雷,只听雨声的隔空交锋。
而现在想起来,这其中的政治角力才是真正的波谲云诡,在王英雄的案子结束后,津港市里掀起了一片“环保风暴”,从上游的环监部门到下游的各大企业,乃至小型作坊,基本上都被查了一个底朝天,连带着蒲任也受案子牵连,挨了一个记过处分,这两年基本就被钉死在了津港市副市长的位置上,若不是最近经济下行,需要一个“老经济”在这个位置背责任,估计当时就借着津药化工的案子被撸掉了。而高裕民这位在津药化工案子中看起来牵连并不深的副检察长突然彻底的销声匿迹,也就是在这津药化工的案子之后,让人难以不将其与蒲任的关系联系起来。
而从此之后,张圣杰在津港的影响力逐步加强,展现了其强大的掌控力与手腕,也在津港开展了一系列的政令手段,可毕竟位居全国前五的出口贸易型城市的津港,完全不同于东江那样的以原材料种植业为主的内陆地市,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同,治理手法也完全不同,缺乏对这样沿海城市治理经验的张圣杰,也在这一年里,遇到了许多困难,而饶是他手腕通天,思维敏锐,在津港的这一年也并没有拿出一份出彩的成绩单来。
现在的张圣杰,已经不是津药化工那个案子时初来乍到的“新媳妇”了。当时的他可以借着环保整治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毕竟当时还不需要面临经济考核的压力与负担,打掉的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