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玄幻小说>岁月的面纱> 第三章 初露锋芒

第三章 初露锋芒(1 / 4)

吴天昊在美术上的造诣无需肇述。当然,也不能忘记陈孟凡在音乐上的才华,无论是乐曲的创作还是对钢琴的掌控,他在同龄的大学生中都属凤毛麟角。他为很多诗词谱过曲,那是他从八岁起就开始尝试的事。

但陈孟凡是一个低调的人,也许是担心自己的这些乐曲难登大雅之堂,因而从未想过发行。在这一点上,他和天昊十分相像。现在已是大学,在青春激流勇进的年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能够触发出巨大的能量。他的乐曲,有些是同艾琳在一起时创作的。青春似火,但他的风格却充满了那种低沉哀怨的气息。与他不同的是,吴天昊的风格则是大起大合,自由奔放。

陈孟凡心中向往18世纪和19世纪那一代杰出的音乐天才。无论是海顿,还是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深深地滋润着他的心灵。他们的音乐,或令其陶醉,或令其感动。

10岁生日时,妈妈送给陈孟凡一张音乐光盘,当他把这张光盘置于播放器中时,从里面传出来的音乐把他深深地震撼了。那是肖邦的《g小调夜曲》。刚开始,g小调和降b大调交替出现,舒缓轻扬,犹如细雨缠绵的雨天;随后,由颤音引出旋律,进入主题,节奏稍为明丽,就似马洛卡那雨后的天空,风和日丽,彩虹隐约可见,然而新的云层在远方堆积;随着两次d小调的舒缓进行,钢琴诗人情绪喷张,达到高潮,像肖邦这样善于收敛自己感情的人,此时也无法控制那种对乔治·桑的似火衷情,似乎在哭泣,又似乎在竭力压抑。听到这里,陈孟凡已是热泪盈眶。

从那一刻起,陈孟凡的心中便萌生了一个所有热爱音乐的人所共有的一个愿望——到音乐圣地维也纳,让自己的灵魂在美泉宫荡涤,让灵魂在波恩的上空自由翱翔,哪怕是在美泉宫前伫立片刻都将是无上的幸福。

陈孟凡的才华很快被自己的老师发现了,那位老师姓杨,杨老师是第一个真正认识到陈孟凡音乐价值的人。他经常对陈孟凡讲道:“以你的天赋,留在这里太过可惜,何不远赴欧洲深造!”杨老师的哥哥正在柏林教授音乐。

杨老师告诉陈孟凡:“如果你到了那里,我哥哥一定会为你开辟一条坦途,在那种氛围中发展,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其实,陈孟凡又何尝不这么想,但现在父母离异,到异国他乡去学习,必定需要一大笔钱,他怎么好意思向父亲开口呢(而只要他表达出这方面的意愿,那爸爸肯定二话不说就能满足他的愿望。)。况且,母亲也没人陪伴。他谢过老师,默默地离开了。

元旦到来,学校准备举办一场晚会,作为杨老师的“得意学生”,陈孟凡自然是压轴登场。在此之前,他已经邀请了一些好友,包括吴天昊和周晓芸。此时,黄川已经入伍,没能到场。陈孟凡没有邀请顾婷,当顾婷得知这件事时,已是傍晚,当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