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在即,多数同学选择走向社会,参与社会主义的建设,还有一部分则选择继续深造。学校今年下达了几个留学的名额,远赴艺术的国度深造,不仅是吴天昊的梦想,也是他父亲的梦想,这个消息再一次点燃了吴天昊的心。公示贴出后,他站在那里接连看了几遍,越看越是激动,在下发的名额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列。他不禁暗想:终于有机会完成父亲所未能完成的梦想,赴欧留学,这是吴家两代人的心愿。在他们的心目中,欧洲是艺术的圣地。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米勒、梵高……这一个个光辉的名字闪耀在欧洲的上空。
吴天昊满怀期望地敲响了教务处的门,几分钟后,他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脸上写满了失望与无奈。他是被高额的费用逼退的,留学的费用对于他的家庭而言,可说是天文数字。于是,他不敢再想这件事,只能将这个梦想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他暗自叹息:这个愿望已经幻灭,也该为自己寻找另外一条出路了。
陈孟凡则不同,父亲可以包办他的一切费用,陈孟凡自然也希望留学,正好父亲也有这个想法,已经帮他在国外联系了几个大学供他参考,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汉诺威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维也纳音乐学院。万事俱备,陈孟凡只需要按时报到即可。
如此看来,两位最好的朋友从此将远在天涯两端,等待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一人继续留在文化艺术亟待苏醒的中国,另外一人则将在另一个国度开启新的生活,在艺术的沃土上茁壮成长。
有时,吴天昊也会想:只要自己的天赋犹在,加上自己超乎常人的付出,无论在哪里,都能有所成就,是金子总会发光。况且父亲行动不便,留下来,恰能好好照顾父亲。这几年,一直都是冯劲松叔叔自愿担负起照顾吴振宏的重担。吴天昊忘了,在偌大一个中国,纵使个人才华出众,成绩斐然,然而如果没有人脉资源或是名家前辈的提携,很难有自己的出头之日,更有甚者,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被打压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更何况,父亲会对自己失望的,父亲宁愿孤独一生,也不愿让儿子步其后尘。但是,没有钱,什么话都是多余的。
两个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聊起了留学的事情。陈孟凡侃侃而谈,他提到维也纳、美泉宫,以及在这里留下足迹的伟大的音乐家们,滔滔不绝,为自己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精美的蓝图。不过很快,他就停了下来,发现自己的朋友正低头不语。
陈孟凡关切地询问道:“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没什么,你的想法很好,我为你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而感到高兴,当你成功的那一天,我会为你自豪的。”
“那你呢,你准备到哪里留学?”
“还能去哪里?我决定了,留下来,哪里也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