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宋> 十三 密谋

十三 密谋(3 / 4)

倒下去,你说是个‘啪’字的人,不过是占了个节度使的名,还附庸风雅称臣。

柴宗训微微一笑:“朕且问问,卿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呢?”

“臣…”高怀亮有些怂。

柴宗训本也是果断之人,何况董如诲的死影响了心情,他接着说到:“此事确出自朕意。”

底下一片哗然。

“朕之本意,并未让卿等交出兵柄,只是让卿等另选可靠之人,为刺史,为转运使,协助朝廷牧民理财。”

“如此卿等便可专心练兵,将来助朕一统炎夏,恢复汉唐荣光。”

这里有个词很重要,如果协助卿等牧民理财,刺史、转运使则还是节镇的官。

但协助朝廷牧民理财,那就是朝廷的官,是可以被调动的。

现在看来可以选亲厚之人,但将来如果朝廷一纸调令,调来一个不怎么听话的刺史转运使,那就有些玩不转了。

这个关系到切身利益,可不是‘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就能忽悠得了的。

底下人议论纷纷,特别是赵匡胤这一系。

如果赵匡胤真的打算寄情山水,纵意人生,他的‘义社十兄弟’可以随着他一起。

但现在是皇帝的意思,去年赵匡胤负荆请罪还历历在目呢。

如果交出牧民之权和财权,皇帝要收拾他们易如反掌。

所有人都在犹豫,赵匡胤适时跪下:“启禀皇上,臣愿辞去归德节镇一职,举荐幕僚赵普为宋州刺史,臣弟赵匡义为宋州转运使,恳请皇上恩准。”

柴宗训大手一挥:“准奏。”

“谢主隆恩。”赵匡胤起身后看着石守信一般人,石守信刚准备出列,却被赵匡义拉住:“武哥,且看看再说。”

下级将领中,石守信与赵匡胤最为亲厚,见他都不动,其余人都不动。

赵匡胤小声到:“阿武,你还不请旨?”

石守信望向赵匡义。

赵匡义说到:“大哥,皇帝忌惮你在军中威权,所以逼你辞去节镇职务,你大可遵旨,但武哥他们却不能这么做。”

“只要武哥他们还在,皇帝拿你没办法,否则皇帝如果追究起去年的事情,一道圣旨下来,所有人都得诛九族。”

“太尉,”石守信也开口到:“为了自保,你就听廷宜(赵匡义字)的吧。”

此时韩通和慕容延钊也跪了下来:“启奏皇上,臣愿请辞忠武军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一职,专心兵务,恳请皇上恩准。”

三个军头开了头,底下中高级将领却无一人响应。

赵匡胤这边是因为赵匡义挑拨,而韩通与慕容延钊,却是效仿赵匡胤。

不管如何,旨意已经让所有将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