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宋> 七六 潘杨不结亲

七六 潘杨不结亲(3 / 4)

封王亦未可知。”

如此看来,杜宪当日激杨业,倒也不一定是蓄谋已久,只是这人就这性格。

潘仁美仍不太愿意进兵,辩到:“皇上有旨,不可轻进。”

王宪说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太尉若能一举荡平北汉,难道皇上还会责难么?”

潘仁美暗暗沉吟,这王宪说得也有道理,便下令向北汉军进攻。

杨业见潘仁美动,留张齐贤协助夹击,他亲自率兵攻伐并州。

并州乃北汉本土,听闻本土被伐,北汉军急忙回援,被潘仁美撵在后面追杀,死伤无数。

这也算是灵州兵与背嵬军联合建功,得到胜绩奏报,柴宗训交兵部与俩人议功。

功还未议下,潘仁美的弹章却摆在了龙案。

原来这潘仁美弹劾杨业先是按兵不动,后又未按约定三路夹击,以至于灵州损兵折将。

柴宗训看着弹章哭笑不得,这狗曰的潘仁美,在灵州牧马多年,一直屡建奇功,怎地现在就是与杨业过不去呢?

难道正史的‘潘杨不结亲’是命中注定的?

还未等柴宗训想出个调解办法,弹劾杨业的奏折一个接一个上来,看看署名,基本上都是铁骑军将领,弹劾的内容都是一起征辽时杨业的不法行为。

杨业自然不会坐等被弹,上了个奏章自辩清白,请皇上圣裁。

随后潞州呼延赞,怀州郭进,以及新军各将领,包括曹彬这个太尉在内,纷纷上书为杨业辩白。

柴宗训察觉到事情不寻常,便召慕容德丰前来商议。

慕容德丰翻了翻奏章,开口到:“皇上,你看看,弹劾杨业的,多为老旧将领;保杨业的,多为皇上登基后提拔上来的将领。此事倒也好理解,不过为意气之争而已。”

意气之争?柴宗训只相信一句话,不管什么斗争,到最后其本质都是权力的斗争。

譬如此次弹劾杨业成功,杨业灰溜溜的离开云州,换上一个听话的将领前来驻守,潘仁美的势力便能辐射到云州。

这和打工人在流水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譬如你带着一条生产线,仓库突然要换仓管,本来这事和你没多大关系,但如果能换上一个与你合得来,甚至听你指点的仓管,对你来说是不是方便得多?

柴宗训开口问到:“依慕容兄之见,该当如何?”

慕容德丰思虑一会:“皇上,幽云刚复,眼下最紧要的是抓紧兵备,准备收归南唐与南汉,不管是老旧将领,或是新将领,最好以安抚为主,不宜打压。”

柴宗训又问到:“该如何安抚?”

慕容德丰说到:“皇上,那潘仁美不是嫌弃杨业与其配合不好么,不如且将杨业调回汴梁,换铁骑军将领镇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