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宋> 一一七 出兵方向

一一七 出兵方向(1 / 4)

辛辛苦苦在京察中布置许久,没想到却被一道圣旨破坏。

原本朝中虽有不少反对声音,但名义上还是赵匡胤独断。

如今突然冒出一个符彦卿,且符家子侄充满朝中三司六部御史台。

符彦卿振臂一呼,必是群情响应。

赵德昭愤懑不已,质问赵匡胤:“父王,当日皇上欲授符彦卿魏王时,明明鲁王韩通已在反对,为何你不附议?若你与韩通一起反对,皇上必会收回成命。”

赵匡胤苦笑一声:“大郎,你没发现这符彦卿从入狱到拜相,都是皇上早已安排好的么?甚至从京察开始,皇上便已布局,安排符氏宗亲进入朝堂,你苦心孤诣,却全在皇上的计算之中。”

赵德昭不甘心失败:“我好不容易卖个人情给韩通,父王为何不与他同声共气?若你二位重臣极力反对,事情怎会变成这个样子?”

赵匡胤叹息到:“便是我与韩通一起反对,皇上一道圣旨下来,我也不得不遵,争有何用?”

赵德昭低下眼帘:“说到底,只因父王不是皇帝,所以我便再计算,也敌不过一道圣旨。”

赵匡胤大惊失色,左右看了看,低喝到:“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怎能出自你口?”

“从前的小赵,已随着嘉敏一起去南唐啦。”赵德昭深吸一口气:“父王,便是符氏宗亲充盈朝堂,我等亦不可妄自菲薄。符彦卿不过一介武夫,只要我等稍微用计,这朝堂之上仍是父王说了算。”

京察进入尾声,符氏子侄也在适应新的角色。

之所以安排符昭愿、符昭义分别到荆南和淮南任职,只因荆南近南汉,淮南与南唐隔水相望。

杨业已带着背嵬军,随符昭愿一道去往荆南适应气候,并在荆南军中挑选优秀之士充盈背嵬军。

柴宗训应魏仁浦之请,开了恩科,选拔官员。符彦卿亦调动符氏族人,开始为征伐南汉筹集粮草。

而慕容德丰也开始训练一支火军,专一用来克制南汉象军。

一切都朝着柴宗训计划的那样发展,随时都可以出兵伐南汉。

这一日柴宗训率领众将检阅三军后,商议具体的出兵方略。

此时慕容延钊已回到汴梁,征南汉军仍是由铁骑军、新军以及先期已到荆南的背嵬军组成,三路军互不统属,必须要有个具体的出兵方向。

曹彬站在沙盘前率先说到:“启禀皇上,臣以为,乐州地势稍为平缓,铁骑军以骑兵为主,当从此地出发直取韶州,进逼南汉都城穗都;新军步骑兼半,可自全州出发,迂回策应;而背嵬军可做奇兵,从连州出发,拿下清城兵锋便可直取穗都。穗都一下,南汉各地传檄可定。”

慕容德丰赞到:“曹太尉之策甚好,我三路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