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唐互为唇齿,可保陛下宗社无忧,如若不然,大周便举大兵来伐,总不免生灵涂炭。”
“哼,”刘鋹冷笑一声:“归语尔主,他愿做附庸,朕管不着。若敢再来劝朕臣属周国,朕绝不轻饶。来呀,棍棒打出去。”
两边侍卫冲出,李至武急忙躲避,高永祥却站着不动,大呼到:“皇上,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外臣等乃是为皇上着想,才奉上国书。皇上不肯接受也就罢了,如此对使臣棍棒加身,恐有失一国风范。”
“大胆,”南汉太尉龚澄枢喝到:“尔等不过周国一附庸,我大汉皇帝肯接见于尔等,便已是天恩,如何还敢骂我大汉有失风范。左右,给我拿下。”
侍卫一拥而上,将李至武和高永祥押住。
原本事情到此,还有缓和之地,只将俩人赶出朝堂,遣送回国即可。
但江南温润水土,乃是滋润读书人之地,苦读圣贤书,高永祥岂受得此种侮辱,怒到:“久闻岭南化外之地,不识礼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尔等一般蛮夷,便等着中原教化吧。”
一旁的李至武慌忙劝到:“高大人,你就少说两句吧,这里又不是我唐之朝堂。”
高永祥喝到:“我等至此,便代表我唐,岂能容这般蛮夷辱我国体。”
刘鋹倒不在乎什么蛮夷之类的说法,只是扫兴被这俩人打断饮乐的兴致,起身到:“龚太尉,这俩人便交与你处置吧。”
龚澄枢上前一步到:“皇上请留步,臣有本奏。”
刘鋹不耐烦的挥手:“快点。”
“皇上,”龚澄枢说到:“此二人咆哮我朝堂,分明欺我大汉无人,臣恳请将此二人处以极刑,以正国威。”
“皇上,”中书舍人阮雁鸣跟着出列:“此二人杀不得,南唐虽臣属中原,然中原无一日不想将南唐收归本土,且将此二人遣回,他日若周来攻,我或可向南唐求援。若杀此二人,势必与南唐交恶,届时我亦无颜面向南唐求援。”
虽南汉已风雨飘摇,不过国中还是有明白人的,不然岂非早就亡国?
可惜刘鋹并不纳谏,皱眉到:“李煜早已臣服于周,怎会出兵助我?”
阮雁鸣解释到:“皇上,李煜虽臣服于周,然却与大汉唇齿相依。他日周先攻唐,我便可派援兵助阵,若周攻我,皇上致国书向其陈明厉害,李煜饱读圣贤之书,必然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
刘鋹哪有耐心听这许多道理,只挥挥手:“此事交与龚太尉全权处理,卿可与他商议。”说罢便匆匆的回了后宫。
阮雁鸣急忙转向龚澄枢,龚澄枢却说到:“此事皇上交与本太尉全权处理,阮中书,你不必多言。本太尉必杀此二人,以正国威,以慑宵小。”
“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