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中除了侍卫司荫封出来的官员,也并无人听命于他。先前因与慕容延钊同时率兵去往淮南,以至于韩智兴关押大牢都无法相救。”
“相反父王虽无兵权,却掌握了一半以上的朝臣。便是有兵权,可打得过曹彬杨业?还有灵州潘仁美,孩儿听说他在王著的调度下,已然开始出兵西域,欲打通河西走廊。这些人都是皇上死忠,任谁也不可夺其志。”
听到这里,赵匡胤问到:“大郎是让为父就此算了?”
赵德昭摇摇头:“父王,孩儿的意思是,在没有机会的时候,适当隐忍,等待机会出来再全力一击,争取达到目的。”
赵匡胤叹息到:“只能说权力会让人中毒,先前皇上命本王总揽朝政,虽忙点累点,有时也会和皇上争执几句,却也不亦乐乎。如今本王权力一点点收缩,也没那么忙了,反倒深感不安起来。”
“本王何尝不知隐忍,但眼下态势,若再不奋起抗争,只怕不出数年,本王便是个泥塑木雕的宰辅了。”
一直未曾开口的赵柔说到:“父王,既如此,你何不按先前计划,联络群臣上书,劝谏皇上充实后宫,早诞子嗣以固国本?”
都察院之事尘埃落定,柴宗训以为终于可以放松一些,哪知道再次收到礼部侍郎刘以铭奏折,劝他尽快充实后宫,早日诞下皇子,稳固国本。
柴宗训再次不予理会,没想到很快又收到刘以铭的奏折,这次便不是劝谏了,而是告诫他,不能诞下皇子延续国祚,就是不孝。也会让他这个做臣子的,死后无颜面对太祖太宗。
据柴宗训所知,这刘以铭虽是荫封出身,与先前的御史中丞刘坦还有些关系,但却没有那些纨绔的习气,与青梅竹马的夫人一直相濡以沫,夫妻甚是和睦。
不过刘以铭和柴宗训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没有孩子。
你自家没孩子都不纳妾,反倒劝起朕来,莫非背后有人指使?
思虑一会,柴宗训决定召刘以铭来谈谈。
“刘卿,朕有一件喜事,要说与你知道。”柴宗训故弄玄虚。
刘以铭忙说到:“请皇上示下。”
柴宗训笑到:“刘卿一直忠于朝廷,勤于政事,这些朕都看在眼里。只是天公不作美,刘卿年过不惑,膝下却无子女承欢,不能得享天伦,实是令人遗憾。所以朕决意为你做媒,多纳一房夫人,添个一男半女的,百年之后也能有人惦念,不至于做了孤魂野鬼。”
“臣谢主隆恩,”刘以铭连忙跪下:“只是此事臣恕难从命。”
“为何?”
“回皇上,臣与夫人是青梅竹马,臣眼中已然容不下其他女子;况家中夫人乃是个河东狮,寻常臣多看其他女子一眼都要闹上半日,若臣敢纳妾,恐家中再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