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孩子?若实在喜欢,为父准你去奶娘家中看一眼。”
这边厢赵氏父女为孩子争论,那边密探却递上一个纸条给董遵诲。
董遵诲扫了一眼:“何处看到的?”
“回统领,”密探说到:“丰乐楼。”
自从嘉敏和李景遂败露逃走后,丰乐楼后院便是密探集中地。
“何人传来?”
“回统领,小的正在院中,忽有一支箭射来,箭上包的便是这个纸条,目下尚不知来历。”
董遵诲想了想:“集合兄弟,本统领这就去请旨。”
纸条上清晰的写着:近来宋王府中突然有婴孩啼哭之声传出。
柴宗训看了一眼,眯起眼睛思考。
“皇上,”董遵诲说到:“臣这便带人将宋王府包围起来。”
“你要干什么?”柴宗训低喝到。
董遵诲说到:“皇上,宋州传来消息,守军中果然有江南龙卫军,宋王虽百般抵赖,但臣以为,狸猫换皇嗣之事就是赵匡胤干的。”
“不不不,”柴宗训连连摇头:“朕觉得咱们所有人,包括宋王在内,都在一个圈套内。”
“圈套?”董遵诲有些狐疑。
柴宗训说到:“宋王个性虽不拘小节,但为人却异常谨慎。总领朝政近十年,从未出过偏差。似狸猫换皇嗣这种大事,怎会留如此之多的疑点被我们知道?”
董遵诲反问到:“皇上,宋州城防军中有龙卫军之事如何解释?”
“朕不知道,”柴宗训答到:“但朕以为,那日射猎之时宋王说的话是真的。”
“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就是宋王干的。”董遵诲说到:“皇上,臣知道宋王治国理政的确万中无一,皇上心有不舍。但他如此权欲熏心,做下这般大逆不道的罪孽,皇上该有决心壮士断腕。”
“皇上,若皇后娘娘诞下狸猫,宋州刺杀成功,宋王便是朝中最有权势之人。臣虽然读书不多,但典籍里权臣立傀儡后再行代立的事情也知道一些,还请皇上尽早决断,以免后患。”
柴宗训沉吟良久,开口到:“若无宋州刺杀之事,朕也会如你这般去想。但你试分析,若朕真有不测,赵匡胤虽领朝政,但手中无兵,他这个宰辅不过是个空壳而已,便是你都可以轻而易举将其诛杀,他何必去做这种事情?”
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柴宗训一直牢牢记着这个箴言,不论是背嵬军、铁骑军、控鹤军、侍卫司的兵,亦或是地方节镇诸如呼延赞、郭进之类的,凡大周天下之兵,除了他谁也调不动。这也是他敢于随意出宫或者亲征的底气。
虽然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将战争机器操控在手上,才有玩政治的底气。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