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宋> 二一一 本钱赈灾

二一一 本钱赈灾(2 / 4)

他手头只有十万,须得向银行借贷二十万,以他的庄园、作坊、以及在荥州的万亩良田作为抵押。

一次性贷这么多银子,借贷司的主事林赓不敢擅自做主,连忙去请示魏仁浦。

魏仁浦问到:“目前银库还有多少银子?”

“老师,”林赓回到:“先前富户的存银还未动,加上账面上的五十万,总共有一百一十万银子。”

魏仁浦不假思索:“既是有这么多银子,核实林赓财产之后,便借给他吧。”

“老师,这可是二十万银子。”

“那又如何,银行开业本就是存银借贷活动流通之用,只要他的抵押财产不低于二十万就行。另外,如此大笔借贷,须将利率提高一些,而且可命其分期还钱。”

林赓笑到:“老师,您现在不像个书生了,倒像个掌握天下财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贾。”

“胡说。”魏仁浦不假辞色:“我不过是领了皇命,在此署理银行而已,何来大贾之说。”

“不过老师,”林赓说到:“如今汴梁城中百姓,无人不称颂皇恩浩荡,他们都赞您是文曲星下凡,助皇上解生民之苦。在学生看来,只要能造福百姓,书生还是大贾,都是一样的。”

听到这话,魏仁浦才展颜了一些,老怀安慰的说到:“我辈苦读圣贤书,就是要助明君开创盛世,以圣贤之道教化士人,再由士人将恩泽播撒万民。书生和大贾,虽是殊途,但却同归。当然,我辈圣贤之理不可望,须得先明经,通晓世事,方能位列庙堂,辅佐明君嘛。”

“学生谨记老师的教诲,”林赓说到:“老师若没有其他吩咐,学生这便派人去核实常一贯的产业。”

“去吧。”

虽在学生面前很淡定,但魏仁浦还是将此事奏与柴宗训知道。

“借,怎么不借?”柴宗训的指示很明确:“如果这笔银子是用来向造作局订购蒸气纺车,待银子到位后可命何辉存进银行,这样你又多了三十万资本,而且还可以收一大笔利息。”

怎么看银行都是一笔不赔本的买卖。借贷出去的钱转了一圈还是会回到银行,这笔钱又可以重新借出去,只是转转手,便可收数次利息,何乐而不为?

想想那些经营了数代,甚至数十代的豪强世家,不过为了眼前的小利竭泽而渔将利息提高。却还不如皇上这银行,用别人的银子反复生银子,实在是高明得多。

常一贯的钱借出去之后果是付给了造作局定制蒸气纺车。

造作局采买原料,预付工匠工钱之后还剩了十万银子,何辉直接塞到银行,存了三年定期。这等于是又多了十万可反复使用三年的银子,魏仁浦的操作已然非常熟稔,他知道怎样会让这十万银子造福更多的百姓,且让银行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