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宋> 二五〇 阿拉伯人

二五〇 阿拉伯人(3 / 4)

教育水平,不过大食是阿拉伯人建立的大帝国,这个九年级世界历史还是学过的。

“whanareyougoingtodo?”柴宗训也不管语法说得对不对,反正这是现在唯一能沟通的语言。

小女孩摇摇头,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柴宗训只得问到:“hehe,aretheygoinghome?”

小女孩拼命点头。

柴宗训忙又说到:“north,nd,gohome。”

这一句小女孩思虑了一下,又听懂了,再次不停点头,接着便拉着大胡子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

大胡子带着所有人跪下,朝柴宗训不停的拜,一旁陈烈钧一脸崇拜:“想不到晦涩难懂的蛮夷话,苏兄竟然也能懂。”

“惭愧惭愧,”柴宗训老脸一红:“我不过在典籍上见过,记得几个词而已。”

这群被救的人知道能够回家,起身便在甲板上载歌载舞起来。

嘿,这些人不仅盗了阿三的数字,还把阿三的风格学得淋漓尽致。

董遵诲开口到:“苏公子,这么多人,咱们还怎么找红薯?”

“找个屁,”柴宗训说到:“返航吧,先回中原将援建苏禄的事情处理好,再派个小船队来找。”

“也好,”曹翰接话到:“岭南不是有很多蛮夷么,说不定就会有这些大食人的同乡,正好可以弄清楚这些陆地西边的人怎么会出现在大海的南边。”

这个不用问,柴宗训就能解释,很早之前阿拉伯人便将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地球是圆的,四大洋是连通的,西边的人出现在南边有什么奇怪。

小女孩之所以能分辨英语,怕是这些阿拉伯人早就去过欧罗巴洲。至于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话分辨得比较慢,而且不会说,也许是柴宗训说的现代英语和一千年前的有些不同吧,毕竟就连汉话发音千年间也有很大变化。

有了这些阿拉伯人,旅途倒不寂寞,时不时就来个节目,来段歌舞。虽然语言不通,但形体和音符还是能懂的嘛。

旗舰回到苏禄,三王和樊若水都大奇,出一趟海,没找到红薯,竟带回一群阿拉伯人。

在岛上做了补给之后,樊若水便正式向三王辞行。

柴宗训描述红薯模样,令画师画出来后,委托三王按图索骥。

学堂所需的书籍,建设苏禄所需的材料,都需要樊若水回中原筹措,三王也并未多作挽留。

只有西王偷偷摸摸跑去馆驿找到柴宗训,说出了他心中渴求的事情。

“苏公子,本王知樊大人对你这个幕僚一向言听计从,你可否帮本王一个忙?”

柴宗训淡淡到:“殿下但开口,只要我做得到,一定无有不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