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宋> 二五八 寻祖

二五八 寻祖(2 / 4)

大城繁华的原因?苏公子你也算别出心裁了。”

柴宗训淡淡一笑:“玉黍越来越会说中原话,连成语都学会了。”

“那是,”玉黍颇为得意:“我学过很多地方的话,比较起来,中原话虽然最难学,但表达心底的意思是最准确的。”

几人顺着官道前行不远,前行便看到一座气势恢宏的牌匾,上书‘义门世家’。

两侧立柱上鎏金的对联:聚居上千口人间第一;合爨两百年天下无双。

玉黍虽会说中原话,但认识的字却不多,指着对联问到:“这是什么意思?”

陈烈钧解释到:“意思是这个义门世家从祖宗传下来两百年没有分开,现家中千余口人同吃同住,天下仅此一家。”

玉黍掰着指头算了算:“两百年不分开,一千多人住一起?”

秦阿丹说到:“中原有句老话,亲兄弟明算账,两百多年不分开,这账怎么算?”

柴宗训笑到:“你要搞清楚这账是怎么算的,也就能搞懂中原历经战乱,却为什么只要战乱平息就能出现多个超级大都市的原因。”

陈烈钧接话到:“想此义门世家必是忠孝节义非常,否则两百多年,千余口,怎么过得下去?”

“想不想看看这一千余口是怎么一起过下去的?”柴宗训笑问到。

秦阿丹连忙答到:“想,当然想。”

“先去买上九十九个包子带着。”柴宗训继续笑到。

“为什么?”

“等一会你就知道。”

秦阿丹买了包子,四人一起进村,前行不远便是义门正宅。门楼前也有一副对联:孝义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一群黄犬似乎闻到秦阿丹背后的包子香,纷纷冲出来仰头汪汪大叫。

一老者拄拐出来喝止住黄犬后问到:“几位客人自何处来?是路过本村吗?”

“小生这厢有礼了,”柴宗训施了一礼:“我们是汴梁陈尚书升公的学生,我姓苏,听闻升公出身义门世家,特来寻访。”

“原来是汴梁来的贵客,”老者转身示意:“贵客里面请,我这便通知家中礼宾。”

几人穿过门楼,才看到义门正宅的庞大,屋宇连通足有几里,倘是走上一圈,不下十里路程。

正宅之后,隐约还能看到亭台楼阁,想必便是陈象升所说的书院碑廊等地方。

老者站在门楼前叫到:“老祖,汴梁有贵客到村,你去通知一下烈朝老祖。”

“老祖是什么?”初学中原话的玉黍没听过这个称呼。

秦阿丹迟疑一下:“祖爷爷吧。”

老者这么大年纪,他的祖爷爷得多老?

没想到出来的却是个年轻人,怀中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