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的胜败倒是其次,如此一来便失了天朝的威严。
思虑一会,杨延平开口到:“倘殿下举义旗抗辽,本官即刻便从幽州发兵,两面夹攻辽人。”
意思很简单,要打可以,得你先打,我随后呼应。
嘿,乞乞长海恨不能拍桌子,所谓的天朝上国竟如此婆婆妈妈。
我渤海一直在反抗辽人,难道你看不到吗?就不能先出兵帮助一下?要是我鲁莽的起兵,中原坐山观虎斗怎么办?
眼下中原已收复幽云,城头上架着霹雳神雷,辽人根本攻不进去。
渤海就不同了,之所以没有将渤海人赶尽杀绝,只是辽人需要可为他效命的奴隶而已。倘发现这奴隶很不听话,以辽人的狠辣,渤海全族都得完蛋。
但话说到这份上,乞乞长海又不得不答应:“好,若得王师相助,此次必当大败辽人,渤海归顺之路将畅通无阻,本王这就联络部众。”
“杨大人一路跋山涉水,想必已经累了,来人,送杨大人下去休息片刻,准备酒宴晚上招待杨大人。”
此次深入渤海,刚刚成年的四郎杨延辉化作小厮,跟随杨延平一起到了渤海。
刚进房间,杨延辉便开口到:“大哥,我看这渤海王不似信中说的那般诚心归顺,此地不宜久留,我看咱们还是走吧。”
杨延平回到:“这乞乞长海虽不诚心归顺,却也不至于伤害我们,他还想着王师出兵相助呢。此行倘能逼他先起兵,倒也不枉这冰天雪地走一遭。”
杨延辉摇头到:“皇上早有攻辽之意,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乞乞长海想必也能知道。此等情况下,他仍指望王师先发兵,我看他这人,是极不可靠的。”
“就你机灵,能猜到乞乞长海的心思。”杨延平笑到:“看看你,鼻子冻得通红,如此天寒地冻的空走一遭,你甘心么?”
杨延辉说到:“此行也并非毫无收获,起码知道渤海内附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试一试吧,”杨延平想了想:“就此回去,我是不甘心的。”
乞乞长海也不甘心的与部下商议,如何能让中原先出兵。
院外有兵丁匆匆跑进来跪下:“大王,道影大王来了。”
道影大王,即辽晋王、东丹国主耶律道影。
当年辽人攻渤海国后,改渤海为东丹国,以人皇王耶律倍为国主。
耶律倍在皇位争夺中失败,便投奔了中原。后来他的儿子耶律阮将皇位夺回来,便把自己的东丹国主之位传给弟弟耶律娄国。
耶律娄国因涉嫌谋反被贬为庶人,但东丹国主一向属于人皇王一系,现在的辽国皇帝景宗耶律贤继位后,便封耶律倍幼子耶律道影为东丹国主。
目下耶律贤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