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皇上,倒不算远。安东港上岸之后,去五百里,便到了安州。”
五百里对于高铁来说不过是个提速的距离,可用独轮车的话,至少七天。
“安东在安州哪个方向?”
“回皇上,安东在安州东南方向。”
只要是东方,补给线便暴露在辽军眼皮子底下,万万不能冒这个险。
“除安东之外,再无其他港口?”
“回皇上,还有前次征渤海国的罗津港口。”
那就扯得太远了,奇怪,后世那么出名的地方,现在竟然真的还未形成港口?
舰队此时正往东方航行,隐约中柴宗训似乎又看到海岸,随口叹了一句:“又到辽口了么?”
向导转身瞟了一眼:“回皇上,是的。”
柴宗训心中气不顺,径直转身爬上瞭望台,向导和董遵诲赶紧跟着爬上去。
“皇上,今天海风太大,这高台上危险。”董遵诲劝到。
柴宗训没有应声,而是径直望向海岸。
“这边是辽口,这边也是辽口吗?”柴宗训指向北方和东方。
向导说到:“回皇上,往北是辽口,往东不是。”
“那是何处?”
“回皇上,此地命积利州。”
柴宗训神情一震:“既是州县,可有港口?此地又在安州哪个方向?”
“回皇上,此地虽为州,但却无人,所以并无港口。”
“朕看这地方山清水秀的,怎么会没人?”
“回皇上,此地的确土地肥沃,只因地理不佳,所以罕有人至?”
“你详细说说。”
“回皇上,唐时高宗派兵收复辽东,并在此设都护府,积利州便属安东都护府辖下,辽人祖上曾一直在此活动。”
“不过因此地距汉地太近,时常有汉人乘船前来骚扰,辽人先祖便逐渐往北后撤,最终完全放弃了这块地方。”
“汉人来此,只为掳掠,不为占土地,况且想占也占不住;辽人在北方仍有大片土地,便也逐渐忘记这积利州,于是便成了今日模样。虽土地肥沃,却少有人迹。”
这积利州莫不就是他要找的地方?不过渤海是天朝内海,辽东每个港口距离中原都不远。
为求谨慎,柴宗训追问到:“此地距中原那个州县最为近便?自此地登陆后,又是辽东哪个州县?”
“回皇上,积利州最南端距王师下海的登莱三百里,只因无港口,所以王师舰船曾微向西偏,以求直达锦州。积利州在安州正南,倘穿过州境,正在辽口腹背。”
数次自登莱下海,这地方后世叫什么名字柴宗训清楚的很,而积利州,正是他要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