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宋> 三三七 为何读书

三三七 为何读书(1 / 4)

淮南江北之行,果如樵夫所说,民众送子读书热情高涨。杨延定事先就有准备,开办了金陵文房四宝工场,按定额在每个学堂出售,防止有商号借机涨价坑害百姓。

这下柴宗训彻底放心,回转江南,准备开学仪式。

江宁有一所前朝创办的应天书院,规模庞大,历来皆非常知名。

应天书院本为官办,杨延定只须将其更名为‘应天大学堂’,便成了柴宗训三级教学中的大学。目前因暂无其他科目生源,暂时维持现有教学秩序。

为了能开设技术科目,杨延定重金从造作局挖来了江南籍的几位名匠,暂且在应天书院做研究,根据江南地理编造教材,留待将来开设科目之用。

七月十六,刚刚过了中元节,整个江宁城仍沉浸在孝亲思亲的氛围中,应天大学堂的学子陆陆续续来到操场,进行大学堂第一届开学仪式。

能入大学堂的学子,都是已经过了州试,有一定学问的。大周规制,科考分为三级。第三级为州试,第二级为省试,第一级为殿试。

州试由各州举办,中者为举人;省试为礼部举办,中者经吏部考核后便可为官,自唐以来一直以此方式科举。

柴宗训登基后,因常有科场出身的官员抱团在一起喷口水,所以便加了殿试。殿试合格可直接做官,无须吏部考核。

殿试虽真正在金銮殿上进行,但柴宗训极少主持,也未判过卷,实际主持判卷的仍是礼部或吏部的官员。不过名义上这些人仍然是柴宗训钦点的,而且他也会亲自宣布名次,由此这些人便都成了天子门生,师门就是皇上,不再对主考官称门生,也算是打击官员结党的一个举措吧。

柴宗训站在学院门前高台上,江南大小官员及学子跪下山呼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柴宗训难得的很正经。

“谢皇上。”

皇帝亲临开学典礼,学子们比官员还要兴奋,纷纷偷偷抬头去望。

柴宗训正好放弃了他的长篇大论,笑到:“众学子看什么呢?看朕是不是有三头六臂么?”

听到这话,一干学生都笑了起来。

杨延定熟知柴宗训脾性,并未阻止。特地赶来参加开学典礼的翰林学士冯平低喝到:“非礼勿视,尔等面对君上偷视已是无礼,如今竟还偷笑,哪有一丝学子的样子。”

“朕没有三头六臂,”柴宗训说到:“朕也不过一普通人而已,原本翰林院给朕准备了一份振奋人心的讲稿,不过那些都太虚了。今日朕只问一句,诸君为何读书?”

一个问题让在场安静了下来。

为什么读书?简单,为了能吃上皇粮呗,不然还能为什么?

“回皇上,”一个学子跪下到:“学成文武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