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火铳火炮,可今年粮食还没收上来,老天就突然降雪,要是不到辽东碰运气抢一点,那就只有坐等饿死。
不过乞乞长海还是比较鸡贼的,知道打不过中原,就拉上了高句丽。
历史上高句丽还曾臣属强大的渤海国,只是后来渤海国被辽打残,高句丽脱离管制后陷入内乱。终于在公元九三三年左右,高句丽军阀王建得到来自中原的支持,出兵统一半岛中南部,建立了高句丽国。
但后来中原城头屡换大王旗,高句丽趁机脱离中原管制,王建也开始着手国内建设。
王建死后,高句丽再次陷入动荡,他的三个儿子相继在混乱中登基,一直到光宗王昭继位,采用铁腕手段大肆清除异己,才让高句丽再次平定下来。
王昭死后,其子王伷继位。
此时的高句丽虽然表面平静,但底下却暗流涌动。王伷为加强集权,全盘引进中原制度,也正是在此时,迎来了中原的使臣吕端。
吕端不仅带来了友好通商的盟约,还指点王伷如何活学活用中原制度,使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政权。
按说中原是王伷的恩人,不该出兵劫掠,但怪就怪高句丽和渤海国处于同一纬度,一起遭了灾。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思,王伷派手下大将王治率兵同乞乞长海一同南下劫掠。
王治是王伷的堂弟,苦劝他向中原买粮,王伷却推脱没钱。
没钱也好办,王治再劝王伷,可以关税做抵押,向中原贷款买粮,王伷本有些心动,但乞乞长海又在一旁扇阴风点鬼火,贷款要还,买的哪有抢的香。
于是王伷心一横牙一咬,下旨王治即刻出兵。
此时辽东刚刚归还,许多州县仍在重建之中,乞乞长海和王治风卷残云一般冲进来,倒也抢了不少粮食财物。
好在杨延平及时反应,派兵在开州府至清河一代布防,暂时挡住了劫掠的联军。
乞乞长海本以为大雪封山,周师火炮无法运抵,但城上的周师仍能发出炮弹,虽然威力要小一些,但爆炸程度比战舰上密集许多倍,渤海军被炸伤了不少。
这一趟王治只是出来辅助,高句丽军没有伤亡,也分了不少粮草,眼下城池无法攻下,王治有了退军之意。
“大王,”王治开口到:“这一趟也劫掠了不少粮草,虽是国内歉收,但省着点用,也能勉强度过这次雪灾,不如就此退军吧。”
乞乞长海反问到:“莫不是王大帅怕了周师火炮?”
“本帅并非惧怕周师火炮,”王治说到:“只是中原强盛,我等联军只是打了个出其不意。一旦中原反应过来,我军将会万劫不复。”
乞乞长海抬手指着身后:“这莽莽大山,皆是我军藏身之处,中原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