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德丰心中有些愧疚,寇准的启发让他加快了刑律的修订,但他却帮不上寇准什么忙。
寇准倒没觉得帮了慕容德丰什么,他也没觉得自己是慕容德丰一派的人。每日除了到处奔波筹款,就是到刑部去聊聊天。
“寇大人,找到什么抵押没有?”
寇准黯然的摇头:“没什么眉目。”
慕容德丰想了想:“要不我再帮你去求求皇上吧。”
“千万不要,”寇准拒绝到:“下官谢郡公好意。只是皇上把这医保司交给了下官,倘事事都要劳动皇上,那要下官何用?”
慕容德丰经营岭南多年,有丰富的治理经验,他又建议到:“寇大人,户部和银行拿不到钱,你何不去地方上看看?”
寇准仍是摇头:“现在哪个地方衙门不是欠一屁股债,如何有钱借与我。”
慕容德丰笑到:“寇大人狭隘了吧,谁让你找衙门借钱了?”
“难不成找地方士绅借高利贷?那朝廷颜面何在?”
“不一定非要找谁借钱,”慕容德丰说到:“医保司的药材合作社,医药工场,都与地方有关系。”
“你何不去地方上走一走,总好过你在汴梁似无头苍蝇一般,说不定能找到新的办法呢?”
寇准思虑一会,抬眼到:“谢郡公指点,下官知道怎么做了。”
“谢什么,我只是建议而已。”慕容德丰叮嘱一句:“去到地方,须得记住两个原则。”
“第一,以建成医保司为第一要务;第二,任何方略,以百姓利益为先。”
寇准倒也领会得,这百姓利益为先,是皇上执政的中心思想,皇家尊严,朝廷颜面还得往后捎一捎。
寇准向柴宗训请旨,要去大理州和百越州实地考察。
柴宗训先前接到奏报,大理州三十七夷民部的革命已基本完成,夷民百姓均分土地后,家家户户挂着他的画像膜拜。
现在革命已有向邻近的百越和吐蕃发展的趋势。
吐蕃暂不属于中原,柴宗训无法干涉,但他已严旨百越州,不得出兵干涉革命。但对打着革命旗号造反的人,要严惩不贷。
于是柴宗训叮嘱寇准,目前暂只前往大理州,不要去百越。
寇准稍作收拾,便下荆南从长江逆流而上,经夜郎进入大理州境内,第一站正是三十七部之芒部。
虽山路崎岖,但断肠草并不少见,若能将此收割,得做出多少大理白药来。
可恨那赵德昭欺软怕硬,偏偏不肯贷款,以至于只能暴殄天物,眼睁睁看着断肠草枯萎。
所谓赵德昭欺软怕硬这个话,是寇准的同乡兼同年赵有志给他送行的时候说出来的。
像科技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