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院承旨柳开。
按唐中后期,翰林学士为相很常见,所以柳开若为大学士,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而且柳开还是当世的大诗人,虽然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上,柴宗训没学过他一首诗。
但目下汴梁城里论起诗文,皇上化名的辛弃疾第一,翰林院待召苏轼第二,柳开第三。
辛弃疾第一是理所应当,苏轼常与皇上诗文唱和,第二也不奇怪。
柳开出身贫苦,能在许多藏书巨万的世家子弟中以诗文脱颖而出,足见其优秀。
柳开不仅写诗,还提倡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以复兴古道、述作经典自命。反对华靡文风,为古文运动倡导者。
因为才名,所以天下士子对其趋之若鹜。
若以他为大学士,当是对天下读书人又一激励。
圣旨下到柳府,柳开不仅没有惊喜,反倒即刻进了宫。
“皇上,臣德行浅薄,何堪大学士?臣以为,翰林院掌院学士苏德祥,学识渊博,虚怀若谷,可堪宰辅。”
还用你说吗,可是苏德祥胆子小,不敢干啊。
柴宗训淡淡到:“柳学士,翰林院释疑的君为天下纲,卿可认真研读过?”
“回皇上,臣读过。”
“卿以为正确否?”
“回皇上,臣以为,君为天下纲乃铸就我大周万世基业的根本纲领。”
“很好,如今君父任命你为大学士,你为何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