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币,讨父亲大人欢欣。
看完国书,柴宗训不置可否,转而递给刘光义:“刘卿你也看看。”
刘光义扫了一眼,将国书扔在使者面前:“扶桑人的话,岂可相信。”
使者不敢碰国书,倒是苏德祥捡起来看了一眼:“皇上,扶桑既愿归顺,何不就此受降,免使大军杀伤,也免百姓生灵涂炭。”
柴宗训淡淡到:“那使者,你可归报菊皇,速速整军准备与朕大战,这种没有诚意的归附,朕不接受。”
使者走后,柴宗训又说到:“苏学士,朕要的并非扶桑国土,而是尽绝扶桑人,君无戏言,你可好生记着。”
苏德祥辩到:“皇上,百姓何其无辜?况如此劳民伤财兴不义之兵,只为杀灭百姓,非仁君所为。”
苏德祥虽然脾气不够硬,但读书人的风骨还是有的。
柴宗训淡淡到:“苏学士饱读圣贤书,圣贤可曾教导过你要以德报怨?”
“朕记得好像只有以德报德,以直报直吧。”
“皇上,此与圣贤书无关,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便对牲畜,也有不忍之时,更何况是成千上万无辜的人?”
“扶桑人有一个算一个,没有无辜的。”
“入侵朝日鲜明,入侵契丹的粮草大军,无一不是来自扶桑百姓中。”
“皇上就不怕千秋史笔?”
“朕只管生前为大周消除一切隐患,至于身后事,交由后人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