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吧。
哦,手抓饭都没有,因为你没有煮饭的东西。
有先见之明的大周商贾,已将工场开到四夷,不仅人工价钱更低,而且省下了大笔出海的运输费。
如果能继续开发远海,想必贸易的收入更高。
这也是支撑科技局不停研发电力,内燃机,迫击炮,加特林的基础。
有了这些基础,便可以支撑大周走向更远的海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但这与大周的思想内核不符,窦国光说到:“杨大人,远洋的确可以开发,但四海诸夷终有醒悟的一天,倘诸夷均断绝与大周贸易往来,你还如何支撑高征税?”
“数千年来,圣人一直教育我等,以王道教化四方,方能四海咸服。”
“如今以科技局为首,尔等诸将为爪牙的一干奸臣,竟蛊惑圣上,以枪炮和银钱打开诸夷大门,倘有一日,诸夷联合起来反对大周,尔等如之奈何?”
这时候柴宗训要说一句了:“窦卿,今日只辩论高征税是否可行之事,余事容后再议。”
“皇上,”窦国光不服气:“似此等暗中奴役四夷之事不可取,如今我天朝上国,哪还有一丝宗主风范。”
“此事皆因贸易,因钱而起。如果搞什么高征税,当朝的宰辅,却也要被钱驱使,成为钱的奴隶。”
窦国光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这也是为什么赵德昭联络张武在内的各贵戚的原因。
高征税的确会让赵德昭肉疼,但这个肉疼却能换来商行永远不倒。
原因很简单,如果商行出了什么意外,朝廷将会损失一大笔高征税的收入,届时医保,义务教育等民生必然受到影响。
所以为了稳定税收,朝廷一定会给这些大商行托底。
只要有大周一天,商行便能好好的活一天。
至于杨延定,待高征税推行以后,只要略施小计,就能让他下台。
不光杨延定,以后大周的每一任首辅是否能稳坐文德殿偏殿,都得看他赵德昭脸色。
玩了这么多年的钱,对于钱方面的事,赵德昭自然比杨延定看得更远一些。
但杨延定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已顾不得许多:“天朝上国之事,皇上早已明旨不许提。窦大人此时提起,究竟是何意?”
“况诸夷本顽劣落后,若无大周援以银行教育,此时仍在茹毛饮血。”
“如今在大周引领之下,诸夷百姓生活水准日益提高,无不感念皇上恩德。”
“窦大人此时却说暗中奴役四夷,请问这奴役从何而来?”
“大周王师,从未入侵过四夷一寸土地。”
“大周商贾,出海贸易一向礼义为先,从不强买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