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逆宋> 六四六 争风

六四六 争风(2 / 3)

“除此之外,朝中的宰相也是杨氏?”

“母后,”柴宗训说到:“杨氏家教甚严,人才辈出,并无一人是靠荫封上位的。”

太后哪听得进这些:“哀家听说,那杨氏是伪汉降将?且远为伪汉主义子?”

“母后,伪汉都是多久的事了,早已灰飞烟灭,还提他做甚。”

“如何能不提?”太后说到:“哀家虽不识字,但也听说汉末王莽篡位,但人心皆思汉,所以才有光武帝快速复国。”

“如今伪汉也不过灭亡二十年而已,倘杨氏保藏祸心,社稷必有大难。”

“母后,”柴宗训微微皱眉:“伪汉不是汉,不过偏安一隅而已,杨氏也不是光武,乃是大周的忠臣,朕更不是王莽。”

虽然王莽也是穿越回来的。

太后泣到:“哀家只是不忍太祖和先皇呕心沥血创下的基业,就此拱手送人。”

“母后,这是不可能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说大奸似忠,杨氏究竟如何,谁能知道?”

柴宗训说到:“母后,孩儿敢担保,杨氏对大周,对朕,绝对的忠心。”

“你担保?你拿什么担保?”太后冷冷到:“拿祖宗创下的基业吗?”

“一旦杨氏有异心,哀家如何有脸去见太祖和先帝。”

“可杨氏不会有异心。”

“谁能保证?”

这就是个死循环,柴宗训总不能说看过历史书,杨家对朝廷忠心,七子去,六子回,最后十二寡妇出征吧。

柴宗训想了想,换了个思路:“母后但请放心,江南和辽东经略虽属杨氏,但其属官皆是孩儿的心腹,一旦杨氏有异动,这些亲信有先斩后奏之权。”

“至于背嵬军和猎豹突击营,所有将士均是孩儿亲自挑选,各级军官也是孩儿亲自提拔,杨氏不过挂名替孩儿统领而已,一旦他有异心,死的必然是他自己。”

太后面色缓和一些,不过仍是纠缠不休:“那杨延定,就是来祸害社稷的。”

“哀家听说他搞什么高征税,弄得民怨四起,国内贸易也因此停滞,甚至有百姓揭竿而起冲入杨府,似这等人,留他不得。”

“母后,”柴宗训耐心解释:“高征税推行之初,的确有些民怨,但现在百姓都知道了高征税的好处,都欢迎得紧呢。”

“你少诓骗哀家,”太后说到:“倘高征税真有那么好,为何二十三州州牧都要请辞?”

这个坎儿是过不去了还是怎地?可惜这个时候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甚至先皇临去世前,还有旨意太后辅政。

只是太后原本柔弱,柴宗训又重生回来,所以才极少插手政事。

依照现代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