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从零开始的修行文明> 第513章 造飞船

第513章 造飞船(2 / 3)

一个极限。 聚变电池能够出现,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了原界。 这么一个边长20厘米左右的立方体,其输出功率比得上完全能够比得上云中市老工业基地的那个聚变站,而且这还不是其最大的输出功率。 其反应核心和云中市的那个聚变站一样,都是1厘米左右的小球型空间,但是谁让聪明的大华人发明了更高效、更耐用的光电转化材料呢? 到了夏承越这边,首次吸收转化率不说百分之99,至少也有百分之98,而且只要通过控制进料,让光一直在内部循环,最终能够做到百分百转化,官方那边差不多也能做到这样。 只是,他们的光电转化材料首次吸收转化率并不高,为了保持聚变反应的持续稳定、以及输出电量的稳定,并不要求做到完全转化,而是会排出部分光(电磁波),表现在设备上就是增加了温控装置,随时给其降温。 但是夏承越不需要,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立方体。 当然,称之为聚变电池并不意味着它可以独立工作,比如接到某个钢铁厂去,并不能。 首先,其维持聚变反应的引力矩阵需要持续的灵气供应,也就是说这个可以输出电能的聚变电池还需要外接一个灵气电池,有点绕口,但事实如此。 其次,聚变反应的原材料,由于是模拟恒星聚变反应,用引力约束,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也跟恒星类似,只要是在铁前面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原料。 但是综合考虑到反应效率、获取难度、反应难度,大华官方的聚变站主要用氦,月球上多得是,月岩加热就会分解出氦单质,反而氢的获取、保存都比较麻烦。 当然,这个麻烦并不是技术上的困难,只是相对于氦而言。 至于夏承越,当然是选择氢了,最轻的物质,原子序数为1,反应效率最高,获取保存也并不复杂,直接通过原界本源转化即可。 原界的成长很快,而且越来越快,现如今每天增加的本源已经用不掉了,哪怕全世界人都在消耗昆仑大陆上的灵气,因此夏承越在转化各种东西上面也不再苛刻,甚至还根据之前吸收外界物质的数量,返还给地球宇宙。 转化一点点氢实在是小意思了。 总的来说,聚变电池必须有它配套的设备,如氢仓库、进料通道、输电线路、灵气接口等,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聚变反应堆系统。 而夏承越造飞船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当然最开始就不需要考虑什么外观、布局了,先把主要功能凑出来,测试一下整体的联动性。 从聚变电池,到氢仓库、到离子推进器、到灵石仓库、到矩阵计算机,有四条相对独立的主要线路。 而灵石仓库作为灵气电池,也有其主要线路,从灵石仓库到聚变电池、到反重力模块,这两条。 而整合了经典计算机的矩阵计算机连通的东西就多了,几乎任何涉及到电能、灵气(灵能)的设备都要连接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