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如元神期的存思法那样,模拟自我的宇宙。李勇本身接受过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而高中毕业入伍后还自学考上了某国防大学。 可以说自然科学领域的认知还是相对比较完善的,而在正式进阶实验之前,又经过了多位专家的特别辅导,李勇自认能够顺利地构建出相对完善的认知世界模型。 不过世界观构建并不是无数定理公式的堆积,而普通人也没办法将现实世界已经探明的所有理论进行抽象演绎,别说是普通人了,就算是很多科学家都做不到。 大部分人还是通过现象来触及本质。 这在世界观的构建过程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如果李勇的抽象逻辑思维足够强大,那么他便可以直接从大量定理公式中抽象出一个宇宙模型来,但很可惜,他做不到。 因此,李勇采用的还是最通用的方法——由点到面、有现象到本质。 首先,李勇在意识中确立了原点,这是一切时空的基础,如同现实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这之上演绎出来。 但是意识存思,并没有物质性,也没有度量衡,全靠想象如何能够建立一个契合现实的宇宙模型,不会出现走样,从而流于幻想? 这里面就需要应用到数学知识了,从点做线,由线到面,由面再到空间,通常只需要一个圆规和一个直尺。而在虚拟的意识空间内,充当尺规的就是人的认知了。 这需要大量训练,可以说进阶培训的绝大部分时间就花在这上面。 李勇很顺利地就建立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这即是一个数学空间,也是一个虚拟现实空间,之后他需要在这个空间内不断添加外物,同时让这些外物符合现实的物理数学规律。 比如,李勇模拟出一个只存在于意识空间的虚拟地球,虽然不至于将所有细节全部模拟到位,但是基本的时空属性还是需要做到,如质量、大小、引力结构等等。 之后在这个虚拟地球的基础上再次添加外物、细节、规则,一直到形成一个在某方面较为契合现实的宇宙模型。 因为不知道只存在于意识中的宇宙模型到底需要填充多少细节,李勇只能尽可能地将自己所知加入其中,到这时候就是最考验进阶者意识强度的时候了。 虽然经过了筑基期的锻炼、又觉醒了灵魂晋升到灵法,但是李勇在填充细节时还是感到越来越吃力,但还是努力进行着。 也就是此刻,外界检测到他的各项生理数据发生了剧烈变化。 世界观的构建除了足够强的自我意识、足够多的知识储备外,就不需要其他什么条件了,最多只是在构建过程中个人选择的方法不同而已。 李勇一切都很顺利,尽快有些吃力,但他已经将他对宇宙的所有理性认知统合到他构建的宇宙模型中去了,接下来就是推动宇宙运转。 现实宇宙谁也不知道第一推动力是谁?是否有第一推动力,但是想要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