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核心要素是引力矩阵,不管是可控核聚变,还是引力锁,都离不开引力矩阵。 虽然殷州等过通过策划地安特铝事件,谋夺了引力矩阵,但至今也只有殷州国、罗巴联盟成功研制出聚变反应堆,其效率还远远比不过大华国。 而殷州国又更进一步,通过与大华国交易,获得了引力锁的相关信息,这才是飞船能够实用的关键技术,成为了第二个踏上星海征程的国家。 因此,其他国家对于大华国第二艘探索飞船升空,也只是震惊之后再羡慕,大国或许还能保持些许体面,小国就开始撒泼打滚了,纷纷要求共享相关技术。 实际上,技术理论早已不是阻碍,自从引力矩阵流失,其他国家只要想发展,总能够发展出能够出入地外空间的航天器,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现代社会,落后不一定就是要挨打,但落后肯定要受到先进方的各种隐形割韭菜,谁也逃不了的。 5月底,“探索一号”果然按时升空,这标志着大华国的星海征程开始走向正轨,与“探索一号”升空同时出来的,还有一份大华航天给出的时间表。 包括后续探索飞船的研发、制造进度,以及对内外技术转让、接收订单的时间表。 一句话,全世界都被大华国拉上车了。 国外的欢腾暂不管它,国内的企业已经喜极而泣了,飞天集团在这一年里的发展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从斥巨资竞标夺得一艘官方淘汰的实验飞船开始,办旅游、卖反重力组件等等。 一系列操作下来,竟然能够同时开建10艘新飞船,这是怎样的跳跃式发展啊! 没有人不眼红飞船带来的巨大利润,但是光眼红也没用,要钱、要技术的,钱还好说,大家伙凑凑几个飞天集团也就凑下来了,但是技术没有飞天集团出售的话,他们是没办法的。 而即便飞天集团愿意出售,那也需要官方的授权,而更大的可能是直接向官方研究所购买,但是一直购买无门。 现在官方航天局放出技术转让时间表,那就意味着国内企业可以分一杯羹了,要说谁不满意,或许就只有飞天集团了。 过去处于专营、垄断地位,以后要突然冒出一堆竞争者,换了谁,谁乐意? 与这一系列时间表同时放出来的还有一个风声,征集民间意见,关于地外资源的处置到底按照什么原则,先到先得?还是先发现先得?亦或者是划归国有,按照相关流程进行申请、批复? 国际上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但是放到即将爆发航天热潮的大华国内,就需要着重考虑了,毕竟所谓的联合国没有实权,大华国有实权,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呢? 地外空间的主权问题、利益划分,也确实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若是大华国能先形成一个框架,后续其他国家都可以纳入这个框架之内。 这也是先发国家制定标准的优势所在。 …… 灵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