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减少无关内容
有一些没有经验的新人作者,将开局当成正文来写,详细叙述每一个细节,甚至还额外进行灌水。这显然是很不明智的。
我们在开局的时候,必须仔细进行考虑,自己的每一段话、每一处描写,甚至每一个词,是否有意义,真是必不可少的么?
是否离开了这段话,开局的广告作用就大大减少?是否离开了这句话,故事就不能正常展开了?
如果答案为“是”,那么这段话就可以保留,否则的话,无论作者本人有多么喜欢这段话,它都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我们必须忍痛将它删除。
(2)压缩特殊信息量
这里所指的特殊信息,是指读者会下意识去关注、记忆的内容,包括小说中的专有名词、设定、剧情,等等。具体来说,就是书中的人名、地名、武功招式、人物关系……
以人物为例,开局时,出场多少人物为宜?
答案很简单,在剧情允许的情况下,除了必要的主角,其他人物越少越好。
因为当安排了新的人物出场后,读者需要额外花费心思记忆其姓名,以便进行人物区分,同时还得了解他的身份、与主角或其他人物的关系,甚至还得辨别谁才是真正的主角。无疑,这就是增加了特殊信息量。
因此,在可能的范围内,出场人物自然是越少越好,但凡不是必须的人物,就一个都不要安排。
而其它的设定也是一样,任何可留可不留的特殊信息,我们都必须无情地去掉。因为它们本身可能并不占据多少字数,但短短的几个字,对读者精力的分散,可能远胜一段无意义的景物描写。
(3)后置必要的无聊内容
有时候,的确存在一些虽然无聊,但必不可少的内容,比如作品的背景介绍、特殊的设定、人物的关系,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内容,比如主角前半生的悲惨命运,虽然可以不添加,但少了它的对比,会使后续的作品失色不少。
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被迫将它们放入一字千金的开局中之前,还可以多思考一个问题——它可以延后叙述么?
比如故事背景,能移到开局之后,在正式剧情展开的同时,夹杂着娓娓道出么?它就一定要出现在第一章中,一定要先介绍清楚才能讲故事么?
如果可以后置,那为什么不通过这样简单的置换,造就一个简练有效的优质开局呢?
简单的开局就先讲到这里,大家先休息十分钟,回来再跟大家讲一下有趣的开局。”
杨小过看到这里,已经是心血澎湃了,因为这堂课学到的东西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有用了。
青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现在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