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太皇太后、太后慈谕,稽古帝王宫闱之制,必备妃嫔以襄内政。今册封佟氏为贵妃,李氏为安嫔,王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喇氏为惠嫔,郭罗洛氏为宜嫔,赫舍里氏为僖嫔。尔部即选择吉期,开具仪注来奏。特谕。
这说明后宫只要有太后、或者太皇太后。
但凡后宫册封,都是要经过她们同意的。
可是现在,太后居然不盖章,那后面的程序就没法正常进行。
且不说那些妃嫔了。
皇后的地位,在后宫可是等同于皇帝。
只不过权力没那么大,管的多是后宫之事。
但不管怎样,也必须要有封后仪式的。
否则名不正言不顺的,影响很不好。
“有什么不好的。”太后不以为然地道:“赶紧让人把这册子交给礼部,就说哀家对这些册封都没意见,只是觉得皇后册封还是从简的好,不必如此铺张浪费。毕竟哀家的册封大礼都没稀罕办,她一个皇后,办不办又如何。”
翠姑姑笑了笑,想说皇上可是让礼部给您大办了。
可是到了吉日,是您自个说不想参加那种劳什子册封礼的,这才作罢。
“但皇后终究是一国之母啊。”
“那又如何,皇帝登基,哀家本来都不想给面的,要不是大清情势所迫,国不能一日无君,哀家为了大清,不得不给他面子,这才去了他的登基大典,受了他的礼。可皇后不过是个女人,又不理国事,册封不册封的,不还是大清的皇后,哀家又何必给她下懿旨。”
太后说的那么好听,其实当初还不是为了十四爷。
不然就四爷的登基大典,她都得拗一拗。
如今只要想到上次受到皇帝威胁,她的心里就觉得不痛快。
若不是皇帝拿十四要挟她。
她哪里会输了气势,被迫参加什么登基大典。
如今皇后的册封大典,她还就是不管了!
“那万一皇上那边知道了,会不会到咱们这儿闹啊?”
翠姑姑虽是太后身边的奴才,但也会分辨是非。
知道如今是皇上掌管着大清,往后还是要仰仗这位的。
而太后跟皇上是亲母子,又不是什么仇人,总不能一辈子都这样吧。
这般没事找事,只怕会让母子之间变得更生分啊。
即便翠姑姑一劝再劝,太后还是听不进去,只管不耐烦地道:“哀家做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