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告诫人们在交往中不要伤及他人自尊。人生在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若以己之长,较人之短,则会目中无人;若以己之短,较人之长,则会失去自信。这是应酬中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是个矮子,有一次到楚国去出访。楚国的国君故意要以晏子的矮来耍笑一番,于是吩咐只开大门旁的小门。晏子一看,便知楚王的用意,于是晏子说道:“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楚国国君本想羞辱晏子,不承想却反过来被晏子羞辱了一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以此为鉴,尽可能避谈对方的短处。如果我们老是把眼光盯在别人的弱点上,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将别人的弱点当成攻击对象,那么只会出现两种情况:一、别人不愿意再与你交往,如此一来,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别人都躲着你,避开你,不与你计较,直到剩下你孤家寡人一个;二、别人也对你进行反攻,揭露你的短处。这样势必造成互相揭短、互相嘲笑的局面,进而发展到互相仇视,如此一来,你的人际关系网势必会破裂,别人对你的评价绝好不到哪里去。
古今中外,但凡有修养之人,从不以揭人短为乐。据《封氏闻见记》中记载:曾在唐朝做过检校刑部郎中的程皓,向来不谈论他人之短。即便友人谈及之时,他也从不参与其中,而且还为受嘲者辩解:“这都是以讹传讹,事实并非如此,不足为信。”继而,再列举该人的一些优点。试想,做人若能如程皓这般,又怎会不赢得他人好感,又怎会不知交满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