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也算得一清二楚。
但沈安民,说起来并没有对不起原身的地方,当初要去城里,也是原身自己坚持的。
后来沈鱼送钱回去,沈安民也没要,后来收到礼物,都是有来有往。
就凭这,沈鱼就觉得沈安民比梁凤霞合格。
不过沈安民一向寡言,在原主的记忆里也是如此。
沈鱼跟他联系上之后,除了最开始的一封信,后来再寄东西,很少有写信的。
来来回回寄了有五六次了,也就快过年那会儿,额外收到一封信,问他过年的情况,要不要回老家去过年。
虽然有原身的记忆,可对于沈鱼而言,沈家众人还是陌生人。
所以沈安民很少写信,他也不会特别热情主动地写很多信过去,就默默的寄东西,这让他更踏实。
过年当然也是不回去的,他当时还在摆摊卖麻辣烫,一心攒钱开店。
后来还捡了个沈桥回来,几乎占据他所有精力,完全没有回乡下老家的计划。
于是沈鱼就回来封信,简单说明一下情况,说自己这边有事走不开,也问老家的长辈新年好。
这是沈鱼收到的,来自生父沈安民的第三封信。
开头,一如前两封,问他近况,过得好不好,充满了一个父亲的关怀。
接下来的内容,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写信人的迟疑,虽然是口述后让别人代写的,但话语中有很多铺垫。
沈鱼不自觉拧眉,直接往下看。
果然,后面沈安民犹犹豫豫,告诉沈鱼,他已经再婚了。
不是最近刚刚再婚,所以才告诉沈鱼,而是两年前已经结婚了。
后面的内容,沈安民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再婚妻子相关的内容,说她是个好女人,勤俭节约,勤劳肯干,人也体贴,很顾家。
信里描述的形象,似乎是跟梁凤霞完全相反。
梁凤霞现在也是勤劳的工人了,可在乡下的时候,跟勤劳一点儿不沾边,更不勤俭节约,也完全不体贴沈安民。
沈安民还说,之前给沈鱼寄来的那些腊肉腊肠,都是他现在的妻子做了准备的。
这似乎是为了告诉沈鱼,他现在的妻子知道他的存在,并且也愿意接受他。
后面还有很多内容,都是一些生活琐事,细碎没有逻辑,但句句都在给他的新婚妻子说好话。
怎么了?沈桥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啊?没、没怎么沈鱼冲他笑了笑,把信收回信封里装好。
沈桥皱眉,想了想,问:有什么想要的吗?
什么?沈鱼糊里糊涂,不知道话题怎么跳得这么快。
有什么想要的,跟我说,我给你做。沈桥解